中評社香港9月15日電/昨日,在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就美國財經雜誌《巴隆氏》(Barron's)聲言公司股價有機會下跌50%,發表公開信反駁,並要求雜誌澄清。阿里巴巴指有關的“煽情”報道缺乏媒體應有的三個重要元素:誠信、專業和公平。此外,有關報道的數據有誤,加上作者選擇性使用數據和資訊,得出誤導性的結論,阿里集團必須反駁,以正視聽。
香港商報網報道,《巴隆氏》於9月12日的封面故事以阿里巴巴股價有機會再跌50%作招徠,報道指52家證券商分析阿里巴巴上市1年後的情況,45家建議買入,平均目標價95.5美元,較文章見報前的64美元水平高出約50%;不過,作者認為,阿里巴巴股價下挫50%的機會反而更大。
分析師質疑報道“嘩眾取寵”
《巴隆氏》的報道聲稱,阿里巴巴的增長速度放緩、市盈率過高、禁售期將屆滿因而可能被大量拋售、阿里巴巴提供的人均消費額過高、公司管治有問題等等。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對《巴隆氏》報道的結論表示有保留。他說:“整體上Barron's報道所提及的原因,沒有一個是致命的,特別是阿里股價已經跌至低過招股價,是否還有很大下跌空間?除非美股出現熊市及整個市場崩潰,又或者營運數據被發現造假,否則機會不大。”
中亞證券研究部董事崔永基亦質疑報道有“嘩眾取寵”之嫌。他說:“Barron's比較武斷,這樣快便講阿里股價可能跌50%,雖不至於信口開河,但有誇大成份。這本外國財經媒體雖然有份量,但在針對中國公司的時候,報道會誇張一些。外國報道多數誇大中國目前經濟衰退情況,過於悲觀,其實國家有很多方法可以穩定經濟放緩的情況。”
阿里指巴隆氏“毫不嚴謹”
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國際企業事務部)吉姆?威爾金森(Jim Wilkinson)昨日向《巴隆氏》總裁兼總編輯發表公開信。對於《巴隆氏》報道稱阿里巴巴的市場份額被對手蠶食,威爾金森狠批作者只以所謂的“《金融時報》網上購物者研究”為依據,研究毫不嚴謹。他續稱,《巴隆氏》質疑阿里的活躍買家數量達3.67億,與中國網購人數相同,卻不知CNNIC最新統計,至今年6月底,中國市場活躍網購者實際上為3.74億人。
就《巴隆氏》文章質疑阿里巴巴指中國內地網購消費額高於美國消費者26%,威爾金森作出更正:“用戶人均每年消費是6759元人民幣或1056美元,而不是作者所指的1215美元。據美國政府統計以及Forrester Research的數據推算,美國活耀網購者每年人均消費是1665美元,實際數據較作者引用的金額高出73%。”他強調,作者高估中國網購者消費額以及低估美國消費額,令《巴隆氏》報道的結論毫無說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