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分論壇由巴黎美國大學教授蘇珊•佩里(Susan H. Perry)主持。主要圍繞中歐在全球層面如何維護對安全、貿易等領域的公共產品占有,中國和歐洲在試圖影響國外公眾觀念的做法上有何異同,中歐公眾如何參與本國的公共外交戰略以及中歐交往不斷深化的背景下雙方關聯性的日益增長如何影響公共外交實踐等方面展開。
學會高級研究員王義桅教授做了題為“‘一帶一路’倡議將為世界提供何種全球公共外交產品?”的發言。他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超越地區合作層面的全球公共產品解決方案。自古以來,中歐就曾經依托絲綢之路同呼吸共命運,當前“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對於中歐雙方而言又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性機遇。該倡議將為21世紀的地區合作創設一個新的發展模式,後危機時代的中歐之間應該借助“一帶一路”倡議與歐洲戰略投資基金的協調來提升在改革與治理方面的合作,同時探索和增進中歐在文明與文化領域的價值觀共有屬性,亦即要獲得基於共同利益和共識的共享價值觀。這一目標的達致可以借助複位西方性、修正現代性、創造全球性等方面來實現。“一帶一路”倡議也為歐洲提供了重塑世界的機會。當前,如果歐洲願意,歐亞大陸這個地緣政治意義上的世界島完全可以借助彼此合作的一體化來重塑全球地緣政治和徹底的全球化。
學會特邀嘉賓、外交學院中國軟實力研究中心主任姚遙博士做了題為“中歐公共外交的機遇與挑戰”的發言。他指出,公共外交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直接面對,公共外交已經成為化解國際社會諸多議題的重要解決方案。當前,包括歐洲人民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對世界秩序的多極化產生了越來越濃厚的興趣。不過,也有意外,因為可能美國的部分人士對中國還是不怎麼感冒。這是難以避免的,畢竟眾口難調。當前,中國和歐洲的人民已經意識到增進彼此之間的合作對於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有著越來越重要的意義。然而,對於雙方的公共外交而言既存在著機會也隱含著挑戰。面對這些,我們需要做的並不難:首先,彼此之間增進相互認知,加強深入了解;其次,雙方政府和人民應該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攜手共進,合作發展,締造我們這個世界的美好未來。
第三場分論壇由察哈爾學會國際咨詢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長黃友義先生主持。主要聚焦中歐關係在保護全球公共產品中存在的機遇和挑戰,公共外交與總體外交的區別以及具體的應對措施,國內產品與全球公共產品的相對獨立性以及中歐在公共外交領域展開合作的可能性等領域的內容。
學會高級研究員趙可金教授做了題為“制度將是中國提供全球公共產品的決定性因素”的發言。他指出,如何平衡國家利益和全球利益是中國大戰略中重要的戰略關切之一。自2012年起,中國領導人就開始思考中國應該如何為世界提供國際公共產品以及如何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問題。過去的幾年中,學界大多數的討論焦點都集中在中國應該提供國際公共產品的層面,卻忽視了中國為什麼要這麼做的深層次原因。為了探究中國在國際公共產品政策背後的真正戰略考量,從規範研究到實證研究的必要的方法創新應該被采納以更好地認知中國在國際公共產品政策方面的觀點轉變。中國推行國際公共產品政策而實行的新型公共外交實踐背後的考量中,中國的綜合實力和制度性因素將扮演決定性的角色。這將成為中國在今後很長一段時期內要推行的新型外交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