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4日電/前社科院臺研所所長余克禮日前在北京大學舉辦的“中華文化復興論壇”發表論文,内容如下: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由於台灣島內局勢急劇的變化,台灣部分民眾對國家、民族、歷史、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也開始逐漸發生了變化,並演變為今天台灣社會的國家、民族認同危機。這是當今台灣社會發展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也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所面臨的一個十分嚴峻而又複雜的問題。
台灣自古是中國的一部分,與祖國大陸同文同種同宗同祖同源,世代同屬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何以還會發生國家、民族的認同問題?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錯綜複雜的。但是,追根溯源,120多年前中國甲午戰敗,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並被其統治50年所殘存下來的皇民化意識與悲情意識是其重要的歷史根源。
一、中國社會認同問題的嬗變與台灣社會認同問題的關聯
台灣是中國移民開發與建設起來的一個典型的中國人的社會,歷史文化與祖國大陸一脈相承,台灣社會認同問題也是在祖國大陸滄桑巨變的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的。
中國自建立現代民族國家以來,由於種種原因,雖然意識形態的政治認同或主張曾經是多彩紛呈,甚至彼此之間也出現過尖銳對立與不可調和,但在國家、民族、歷史、文化的認同問題上,卻始終是保持高度一致,尤其是當國家、民族面臨危機時,更能體現出全體國民的民族精神和國家意志。國家、民族認同是增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的基石,更是今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
在進入近代社會之前,台灣社會與祖國大陸一樣沒有國家民族認同問題,只有族群和宗族的認同問題,主要體現在有閩南人、客家人與土著人(今原住民)之分的意識,也有唐山人、彰州人、泉州人、安溪人之別的觀念,沒有國家和民族的意識與認同問題。台灣人民首次產生國家與民族認同問題是肇因於中日甲午戰爭、乙未割台。1895即農歷乙未年,在甲午之戰中慘敗的中國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及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這一喪權辱國的賠款割台條約,不僅促使了中國國民意志、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的大覺醒,更使一夕之間被迫改變命運的台灣同胞,產生了強烈的民族意識與祖國觀念。自此台灣社會開始出現了以國家、民族為核心內容的政治認同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