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本殖民統治裂解台灣社會認同留下的後遺症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50年,裂解台灣社會認同,斷裂中國歷史文化,培植親日、哈日、媚日文化與勢力,強制台灣同胞認同大和民族、日本國,給台灣社會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其惡劣影響,從台灣光復至今仍揮之不去。
(一)日本殖民統治造成的部分台灣人對祖國的疏遠感和疏離意識是今天台灣社會認同錯亂的歷史根源。
(二)“孤兒意識”、“悲情意識”是造成今天台灣社會認同問題錯綜複雜的另一重要歷史因素。
(三)日本殖民主義者策劃並扶植起來的“台獨”分裂勢力是製造台灣社會國家和民族認同危機問題的最大禍根。
兩蔣時代,“台獨”勢力在台灣沒有生存空間,但是,由於有日本、美國的庇護,在海外不僅生存下來,還獲得了發展。李登輝上台後將“台獨”活動合法化,那些長期流亡在海外的“台獨”分子得以紛紛返回台灣,與民進黨等“台獨”勢力合流,“台獨”勢力在島內迅速坐大,並掀起了一波接一波分裂中國的“台獨”惡浪。2000年,在李登輝的暗中支持下,民進黨終結了國民黨在台灣長達50年的統治,奪取了執政權。民進黨、陳水扁8年執政期間,不僅完全奉行李登輝的分裂路線,全面推行去中國化運動,而且赤裸裸地大搞“法理台獨”,造成台灣社會更大、更深的國家、民族認同危機,嚴重地危害了兩岸關係發展,損害了國家的核心利益和台灣同胞的切身利益。2008年國民黨重新上台執政後,雖然終止了陳水扁的瘋狂“台獨”分裂活動,但是,由於馬英九實行的所謂“不統、不獨”實質上是“不統”的大陸政策,因此,不僅沒有從根本上扭轉台灣社會的分離傾向,而且還造成支持“台獨”的不降反升,而支持統一的卻持續下滑,使台灣社會的認同危機進一步加深,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兩岸實現和平統一的巨大障礙。
海峽兩岸都應正視如何從根本上扭轉台灣社會存在的分離傾向、導正台灣在認同問題上出現的偏差。為此,兩岸均應思考從結束敵對狀態著手,破解政治難題,為盡早解決兩岸之間歷史性的、結構性的矛盾創造條件。只要兩岸敵對狀態的存在,台灣同胞對大陸的疑慮、隔閡、誤解、誤會,甚至敵意就無法從根本上消除,兩岸政治互信也很難真正、全面地建立起。因此,結束兩岸敵對狀態,解決兩岸政治分歧問題是化解台灣社會國家和民族認同危機,扭轉分離傾向的根本途徑,也是實現兩岸關係全面正常化,推進兩岸和平統一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