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2:大力推動公路建設 “造福工程”為民稱道
到任寧德不久,習近平就掛鈎扶貧福安阪中佘族鄉。
阪中是閩東地區佘族聚居最集中、人口比例最高的鄉鎮。這裡距福安城關很近,卻窮得叮當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交通瓶頸。1958年,途經阪中的福安—穆陽公路啓動建設,後因故停建。到上世紀80年代,阪中通往外界靠的是小木船擺渡,從鄉裡到各村,只有鵝卵石鋪的古官道,“交通基本靠走”。習近平掛鈎阪中後,大力推動這條公路恢複建設。同期,該鄉民族公路、老區公路也開工建設。阪中佘族群衆走向外面的世界,終於有了比較方便的通道。
能修路的地方就修路,條件惡劣、無法修路的地方就搬遷。1985年扶貧工作剛起步時,寧德就針對偏遠地方的受災戶實施“救災搬遷”工程,遷出的群衆較快地脫了貧。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又對一些發展基礎和條件較差的貧困村、受災村、草房村(戶)實施搬遷。習近平在寧德工作期間,傾力推動這項工程。到1993年,全區已有76個村1289戶6235人完成搬遷。
這一為民惠民之舉,被老百姓親切地稱為“造福工程”。人們在新居貼上“造出一番新天地,福到農家感黨恩”的大紅對聯,表達樸素而真摯的感恩之情。
故事3:徒步走一個多小時看望鄉親 幫助大林村建起新校舍
1989年初夏的一天,太陽剛爬出山坳,福安阪中佘族鄉大林村黨支部書記鐘通弟正在秧田裡勞動,遠遠看見三個陌生人向村裡走來。
那時,大林沒有通路,一尺寬的山間小路崎嶇陡峭,從鄉裡來,腳力好的也要走一個多小時。
三人走近後,一人指著中間一位滿頭大汗的年輕人說:“這是地委習書記,來村裡了解情況。”
“我滿身泥、滿手汗,可習書記一點不嫌棄,主動伸出手和我握手。”鐘通弟回憶說。放下秧苗,他就帶三人往村裡走,邊走邊介紹村裡情況。
村口,有間只有兩個小窗洞的老土坯房。那就是大林小學。鐘通弟說,全校4個年級47個學生,都擠在這唯一的教室裡,就一個老師,每節課一個年級只能分到10分鐘。學生要讀五年級,就得去隔壁仙岩村。
聽著鐘通弟的介紹,看著孩子們破舊的衣衫,習近平神情凝重。大林小學和這裡的孩子,成了他的牽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