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報》數據顯示,只有5.5%的6—19歲青少年花錢觀看體育比賽,而該數據在20歲以上成年人的比例也只有6.6%,是體育消費所有分類中最低的。這一方面在於民眾的觀賽消費習慣還未充分養成,另一方面也是優質賽事資源有限,賽事服務水平較低,買票難和買票貴都限制了民眾花錢走進賽場觀賽。
11月21日,廣州恒大隊迎來2015年亞冠決賽次回合的比賽,高漲的主場門票價格一度引起熱議。最低票價600元,最高票價達到3.9萬元。儘管票價如此高昂,但仍難阻球迷現場觀賽的熱情。
近幾年來,中超聯賽、CBA(中國男籃職業聯賽)等火爆的球市已經反映出民眾的觀賞型體育消費在提升,但在體育消費的格局中,這依然只是小眾。“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進一步對外開放,國際體育交流日益擴大,各種各樣的體育比賽、體育表演,特別是大型國際洲際體育賽事在我國舉辦,大大地提高我國人民的體育意識及欣賞水平。”張彥峰認為,我國觀賞型體育消費群體必定會日趨壯大。
體育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具有發展潛力大、輻射範圍廣、關聯度高、帶動作用強、資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等特點。張彥峰認為,要大力推進體育健身和體育賽事的產業化進程,促進體育消費,改變體育消費中實物消費比例過高、運動健身和體育賽事觀賞消費相對比例較低的現象,推動體育產業的發展,將全民健身活動與國家的經濟發展融為一體。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