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3日電/今年本港小型上市公司賣殼交易趨勢明顯,港交所(388)和證監會將聯手打擊借殼上市。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港交所將與證監會合作,加強對小型上市公司的業務及資產重大變化的監管。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亦認為,有需要重新檢討整體上市政策,包括上市公司長期停牌、借殼上市等市場較為關注的議題。
李小加冀以正常程序上市
香港商報網報道,李小加指出,當小型上市公司資產及業務發生重大變化時,往往出現資訊不對稱的情況,股價大幅波動,並有部分交易關聯人士透過內幕消息賺取利潤。他希望,透過加強監管、增加信息透明度等措施以保護小股東利益。他期望,企業能以正常程序上市,而非透過買賣資產的方式“走後門”上市。
歐達禮則強調,證監會對上市政策的立場清晰,市場投資決定很大程度取決於上市公司的業務表現,所以有需要全面檢討現行上市政策,港交所現時正與證監會一同檢討。他認為,企業借殼上市涉及上市公司的基本業務發生重大變化,而且部分買方為金融機構,例如基金及資產管理公司,有關議題較為複雜。但是,證監會會確保有關企業上市時,審批程序可與其他企業看齊。
歐達禮希望擴大互聯互通規模
另外,歐達禮亦指,內地股市在股災前由借貸及孖展帶動股市上升,A股股災令內地監管部門上了一課,了解資本市場如何運作;股災亦令投資者發現資本市場有風險及政策不確定性有增加。他提出,香港與內地的互聯互通措施,包括“滬港通”及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相對國際市場規模並不龐大。他期望,未來內地及香港的互聯互通合作可進一步擴大,並希望盡快有首只中港基金互認產品出現。他又認為,未來內地透過香港與海外的連接會越來越多。
中資買殼風潮正瘋狂
近年來,中資赴港買殼成風,越來越多細價殼股股價大起大落,引起監管部門關注。港交所曾於去年5月發出指引信,收緊有關反收購行動規定。據港交所的數字顯示,借殼上市的個案有所減少,但有些企業正透過不同手法借殼上市。
根據港交所10月份有關《上市規則》合規事宜的最新發展,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的反收購行動個案,較2013/14年度有所下降,由13宗減少至8宗。其中,“明確測試”下的反收購行動由2宗增加至7宗;“原則為本測試”下的反收購行動則由11宗下降至1宗。
福晟借殼佑威終判重新上市
最近借殼上市的例子是內房企業福晟主席潘偉明入資佑威國際(627),結果被港交所判為重新上市。原來經營服裝、紡織和皮革貿易及零售的佑威國際於10月27日公布,福晟潘偉明透過注入價值逾19億元的6項內地物業取得公司控股權,並出售時裝零售及原材料及紡織產品批發貿易業務,佑威國際即時變身內房股。監管機構明確指出,此項交易將被視為重新上市。潘偉明借殼上市失敗,佑威國際只能於11月13日向聯交所提交新上市申請。
此外,今年8月時,騰訊(700)及恒大地產(3333)入主的馬斯葛(136)複牌後股價曾飆升最多1.5倍,引起監管機構關注。據悉證監會正跟進事件,並向各大券商索取馬斯葛6月初停牌前約兩個月的交易紀錄。
目前,上市規則對反收購行動早有明確條文,當上市公司進行非常重大收購,又或者進行一連串資產收購,導致公司控制權出現變動;又或者公司在股權易手後24個月內,進行非常重大收購,則會被視為反收購行動,並將被視為新上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