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從80、90年代開始,‘在銀行上班’都是一句非常體面的開場話。”回憶起1987年入職銀行,已經離職的53歲的黃源仍覺得自己“趕上了好時候”。
同時,金融知識的匱乏,讓當時的客戶關係幾乎無需維持。“例如上世紀90年代前後,銀行的客戶非常聽話,因為他們都覺得金融這東西‘很複雜,很神聖’,你讓他往東他不敢向西看一眼。另外,利率很低,也沒什麼太多討價還價的餘地。”
優厚的待遇則是這份工作最受羨慕的部分。“行長18級、一般幹部19級,行長90塊的工資、一般幹部70塊左右,我能拿到50多塊,記得當時我買了塊山城牌手表,60塊錢,那個時候這東西相當於現在的勞力士,就是我攢了兩個多月工資買的。”而歷史資料顯示,同期事業單位人均月工資收入不足20元。
這樣的日子在2004年銀行業股份制改革的浪潮下,發生了一些變化,同業競爭開始起步,信貸產品日益多元,稱謂變成了“客戶經理”。“信貸終身制的引入,尤其是信貸終生追責制,意味著如果有一筆不良,就算你離開了原來的單位,也會找到你。”黃源說。
同業競爭日趨激烈、競爭手段千行一面,讓客戶關係更加難以維持。“大中小銀行維護客戶的根本手段都一樣。利率市場化之後,銀行信貸業務基本可以稱作一個完全競爭市場,各家銀行間的利率可談空間會被迅速拉開,股份制銀行在操作上更為靈活,優質客戶的議價能力將進一步增大,對信貸人員的綜合能力提出挑戰。”
(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