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26日電/多家國外媒體近日報道,南部非洲國家津巴布韋將於2016年初開始流通人民幣。這一消息經國內一些媒體和網絡傳播,迅速成為一大新聞熱點。但記者調查發現,這則新聞存在不實之處,一些媒體以訛傳訛誤導了受眾。
事實上,津巴布韋早在2014年初就允許人民幣在國內流通,但近兩年時間過去了,市場上幾乎找不到人民幣的蹤影。人民幣若能在津巴布韋市場上廣泛使用,有利促進津巴布韋經濟社會發展,加強中津互利合作,但實現這一目標仍尚需時日。
【到底“宣布”了什麼?】
關於這一廣為流傳的新聞,津財政部長齊納馬薩21日聲明的原文是:“津巴布韋儲備銀行(央行)已開始與中國人民銀行接觸,就擴大人民幣在津巴布韋使用範圍事宜進行磋商。2016年,津方願意為人民幣在津更廣泛地流通做出更大努力。”
津儲備銀行行長約翰·曼古蒂亞則披露了相關細節。他說,津方打算在國際市場上發行人民幣計價的債券,以為津市場籌集人民幣,但他同時表示,津方發行人民幣債券面臨不少挑戰。人民幣不可能憑空“從天而降”,津巴布韋由於沒有本國貨幣無法通過貨幣互換的方式取得人民幣,如何籌集人民幣的問題還未解決。
穆加貝22日在參加一名執政黨前高級官員的葬禮時表示,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SDR),將給津巴布韋帶來更大機會。這是他當天發表的唯一一次公開講話,也沒有其他公開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