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日電/2015年,中美關係波瀾起伏的一年。
這一年,國內不乏中美關係是否逼近“臨界點”、中美關係是否會不可避免地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討論。在美國國內,同樣掀起了一場對華政策大辯論,討論“如何應對中國崛起”、“我們該拿中國怎麼辦”,彌漫著焦慮情緒。
這一年,中美關係進一步顯示出“國際秩序”之爭。中國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推動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美國則在或明或暗地反對、阻撓中國設立亞投行,並繼續推動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極力推動並不包括中國在內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
南海風波、網絡安全問題、對台軍售給中美關係帶來一些波折;9月的“習奧會”則穩定了中美關係,對彼此的戰略意圖進行了“再確認”。共同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成為中美關係的新亮點;在經貿領域,根據2015年1月-9月的統計數據,中美貿易額首次超過加拿大與美國的貿易額,中國成為美國最大貿易夥伴。
如何賦予“2015年中美關係”一個恰當的形容詞?
“回顧2015年中美關係,有一個特點——矛盾。今年是中美合作面和衝突面都出現的一年,畫面複雜。”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倪峰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說。
“今年,中美的戰略博弈加劇。就具體的問題來談,比如說南海、網絡問題等等,存在著利益之爭、影響力之爭,有的還涉及國際秩序之爭的層面,可以感覺到中美的博弈在更大的背景下展開了。”倪峰說,“雖然在具體上中美有很多摩擦點,但是並沒有爆發出大衝突,並沒有形成戰略對峙的局面。雖然中美的戰略博弈在加劇,但另一方面中美關係的可控性在加強。”
“2015年見證了中美矛盾的持續升溫。一方面,我們看到了在中國南海和網絡安全領域兩國關係始終處於緊張狀態;另一方面兩國的相互依存也在不斷加深。”美國著名“知華派”專家、悉尼大學美國研究中心首席執行官季北慈(Bates Gill,貝茨·吉爾)告訴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