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布點、連線、構面”藍圖雖美,卻並非沒有風險和挑戰。
如前所述,中東地位重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和大國博弈場,中國在這裡是後來者,如何與“先來者”競爭、協調和共處,恐怕並非一門有標準答案的考試。
前面更提到中東自古至今矛盾錯綜複雜,舊仇不已,新恨有添,加上外力的不斷介入和內部的種種掣肘、內耗,令這一地區既難得太平,區域內各國又很難形成合力,如果中東本身就不能太平,“一帶一路”的藍圖再宏大,從中國到非洲的自由貿易區再恢弘,其實際意義、尤其是線和面上的意義,也勢必要被打個很大折扣。
即以此次訪問的三國而言,埃及和沙特近年來關係密切,後者是前者政權更迭後最重要的“財神”,但兩國間存在著“誰是阿拉伯旗手”的明爭暗鬥,而前者更曾因單獨與以色列媾和而被包括後者在內整個阿拉伯世界孤立數十年之久。至於沙特和伊朗,民族、教派和地緣政治間的恩怨情仇,就更一言難盡,就在此次訪問前夕兩國關係還鬧到幾乎不可收拾的地步,甚至還斷了交,以中國當前在該地區的“存在”,尚缺乏居間調停的實力和號召力,但袖手旁觀既影響自身“點、線、面”的間架,更不利於中國在該地區和國際級威信的積累,如何量力而行、審時度勢,則是對中國地緣政治、“地緣經濟”謀略的重大考驗。
(來源:中國網;作者:陶短房 旅加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