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輿情事件關注周期越來越短。一個網絡事件所折射的網絡輿情可分為潛伏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四個階段。網絡輿論場中,層出不窮的突發事件凝聚輿論焦點,熱點話題來去匆匆,情緒化的宣洩壓倒公共話題的持續理性討論。大數據時代,隨著網絡信息量的暴增,人們很難將注意力長期固定在某一輿情事件上。網民往往一窩蜂地感性關注、評價之後,迅速消散,沒有充足的時間形成理性共識,不利於輿情事件的解決,破壞了政府公信力和企業形象。
2.信息噪音促使謠言“辟不勝辟”。網絡上流傳著大量良莠不齊的信息,難以判斷真偽。微博、微信、論壇、博客、貼吧等眾多媒介平台為網絡謠言的傳播提供了便利,幾乎零成本的複制與粘貼方式使得一些網民無意中成為謠言的傳播者。大範圍的傳播強化了謠言的欺騙性並進一步迅速擴散,最終形成“病毒式傳播”模式,加大了辟謠難度。
3.輿情信息不對稱加深輿情危機度。信息大爆炸帶來了大量冗餘信息,這成為人們獲取所需信息的一大障礙。特別是在輿情事件中,經常作為輿情主體的政府、企業事業單位處於獲取接受信息的上端,而普通民眾則處於下端,兩者之間的“知溝”逐漸形成並擴大,導致輿情信息的不對稱、立場和認識的不共通,這加深了雙方的矛盾和誤解,加劇了輿情危機。以近年來頻發的“鄰避事件”為例,由於當地居民與項目企業、政府之間的理解和認識存在較大差異,共通的理解空間少,導致分歧和矛盾長期存在。
應對策略:構建專業輿情應對體系
大數據時代的主要特征是信息數據的海量性。大數據時代,要善於利用大數據,掌握主動,提高網絡輿情的管理水平。
1.構築大數據網絡。現在主流輿情的分析建立在一個個分散的、遍布網絡各處的輿情信息據點上,並對整體輿情做出結論性總結。這樣對輿情做出的研判預警,無論時效性還是準確性都打了折扣。提升輿情研判的效率和準確性,需要打通這些分散的輿情數據信息據點之間的交互分享壁壘。
數據信息處理是輿情管理的關鍵環節。目前我國信息化應用水平參差不齊,政府和企業不同的部門之間都存在“信息孤島”問題:信息系統分散,每個系統都有自己獨立的數據庫、應用軟件和用戶界面,阻礙了數據的互通互聯。作為資訊提供者,輿情服務機構需要把握大數據在政府部門及企業管理領域發展的方向,整合政府和企業的數據資產,完善決策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