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1日電/首屆“智庫發展與輿論傳播”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來自傳媒界、學術界和智庫界的近20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如何構建智庫發展與輿論傳播的良性機制。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光斌、王莉麗主持會議。
高岸明(中國日報副總編輯):
智庫和媒體在國際傳播層面應形成合力:從智庫層面來說,首先要把握規律,智庫在發聲方式和運營方式方面應遵循傳播規律;其次要定位高端,智庫建設應該面向主流,向高端水平發展;最後要謹防急功近利,智庫對外交流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應有長遠、可持續的規劃。從媒體層面來說,媒體要加強與智庫的合作,媒體的優勢在實踐和渠道,智庫的優勢在研究和資源,應優勢互補,提升傳播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趙劍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
智庫的影響力構建離不開輿論傳播。智庫的功能一是建言決策,二是影響輿論。只有智庫研究和輿論傳播密切結合才能擴大智庫影響力,優秀的智庫研究成果應以多種傳播手段、借助各類媒體平台進行推廣和傳播,才能構成智庫發展與輿論傳播的新形態。
於運全(中國外文局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智庫與媒體共同構建良性的傳播機制是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智庫要提升社會責任意識,不僅要擴大社會影響力,還要為社會提供思想產品、維護公共利益;智庫要有基本的傳播意識,尊重傳播規律,杜絕嘩眾取寵,也要避免傳播內容過度專業和晦澀。智庫應構建傳播品牌,例如建立智庫自身的傳播平台。應建立媒體與智庫合作傳播的機制。
包曉竹(貴州衛視對話節目《論道》總制片人):
智庫與媒體的互動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只要把握好表達方式,學術成果和大眾傳播並不衝突。在實踐中,可從三方面入手:一是問題導向,應集中資源關注國家建設中最值得探討的議題;二是學習先進經驗,可向歐美發達國家的智庫機構取經;三是機制建設,應採用多種合作機制,促進智庫和媒體緊密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