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扣的媽媽擔心她整天在外闖蕩耽誤了結婚,但她一點都不著急。北京比綏德大多了,這裡可選擇的結婚對象也要多得多。在美容院做技師的小扣說,在北京,一切都是新鮮的,包括獲得愛情的方式。
“你知道微信有個搖一搖的功能嗎?”每次和老家的小夥伴微信聊天時,小扣都會給大家傳授這個社交軟件上的小功能。後來,她的一個閨蜜真的搖出個“親愛的”,在外打工的兩個同鄉,也都通過網戀結了婚。
在武漢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燕舞看來,市場經濟加速了年輕人的流動性,打工潮擴大了農村的婚姻圈子,確實讓一些年輕人獲得了更大的選擇自由,但也給愛情與婚姻帶來了更濃重的市場氣息。
在河南中部的呂樓村村民眼中,一些先富起來的人家在選擇媳婦上,有更多的可能性。
村裡的呂軍東早年在寧波回收二手電瓶,“開始幾年的生意,好得只記得數錢了”。他蓋起了呂樓村的第一棟樓房,院子裡鋪上了水泥磚,院墻上的琉璃瓦閃閃發光。
這幾年,呂軍東都是開著轎車從寧波回家過年,“一到年關就有接不完的電話。”他用抱怨的語氣笑著說,“都是給兒子說媒的。”
剛進臘月,呂軍東的兒子就開著轎車穿梭在鄉間小路上,去見那些精心打扮後等待他來相親的女孩兒。“最頻繁的時候,一天看了5個。”呂軍東說。
除了像呂軍東一樣“收電瓶的”,在呂樓村所在的何店鄉,那些早年外出“搞瀝青的”“賣藥的”,都成了村裡“最先富起來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