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中南海戰略競爭分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07 00:41:39


 
  2015年12月27日美國驅逐艦“拉森號”(USS Lassen)進入並停留在中國聲稱擁有主權的南沙渚碧礁(Subi Reef)周圍十二海浬內海域。對此,中國外交部對表示,美方軍艦的有關行為威脅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危及島礁人員及設施安全,損害地區和平穩定,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决反對。僅一個月後,2016年1月30日美國再次派出導彈驅逐艦“威爾伯號”(USS Curtis Wilbur)在西沙中建島(Triton Island)附近12海浬範圍內駛過。⑤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立即表示,美軍艦此舉是“非常嚴重的政治和軍事挑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嚴肅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有關規定,外國軍艦進入中國領海,須經中國政府批准。美軍艦違反相關中國法律,擅自進入中國領海。”中國國防部也發表聲明:“不論美方採取任何挑釁行動,中國軍隊都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安全。”⑥由此可見,美中在南海的爭勢競逐越來越趨白熱化,已到了“兩方過海,各顯神通”的地步。

  其次,在擴軍方面,從近五年來軍費支出增長速度、軍事科技重點攻關研發成果、自俄羅斯、烏克蘭、以色列等國引進的軍備與技術,積極推動新軍事變革。另中国軍隊認為在資訊時代,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不是核武,而是網路與太空戰能量的結合,因此擬定新戰略,在太空發動反衛星攻擊,以及動員軍人平民同步執行網路數位戰爭。雖然中國的軍力到2020年間,還不太可能成為勢力擴及全球的軍事大國,但是,以現行軍費持續二位數增長的發展趨勢推斷,中國的軍力將可以在十年之後將逐漸打破美國在亞太地區優勢,極可能改變亞太地區軍力動態平衡形勢。這樣的發展會讓區域內的國家重新審視其安全戰略與外交政策,進而可能導致區域安全結構的改變。

  第三,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友好睦鄰關係,正確分析及理解東亞國家對美中戰略爭勢的基本態度。第一、多數亞太國家都希望與中國進行建設性互動,並加強在經貿上的合作,但是卻不願意表現出“臣服”的姿態,同時其對於中國在文化上和政治上的威權主義,仍然不時顯露出相當程度的焦慮感,因此,多數亞太國家仍然希望美國能夠繼續留在亞洲,以有效制衡中國力量的擴張。其次,亞太國家對於美中關係經常處於一種週期性的變動,而感到相當困惑。現階段,亞太國家最不願面對的難題就是,當美國與中國爆發激烈衝突時,亞太國家勢必要被迫選邊站,而這種狀況將造成亞太主要國家,無所適從的窘境,因此,多數亞太國家都希望美中之間能夠維持穩定可預測的互動關係,使亞太國家的經濟發展、軍事安全,以及外交政策等,都能夠在穩定的架構內推動。第三,中國崛起在亞太地區所造成的複雜情緒與焦慮感,正好能夠為美國在亞太地區所推展的“跨太平洋經濟夥伴協定”(TPP),以及“海空整體作戰”的軍事安全合作計劃等,創造有利的促進效果。因為,中國快速發展與勢力擴張,讓亞太主要國家想到,如何牽制其影響力過度膨脹的必要性,並希望美國發揮積極作用,成為維護亞太地區軍事安全的保證者;此外,亞太國家對美國角色雖有期待,但更怕被迫捲入美中競逐惡化而受害。

  結論

  回顧歷史,相當長時間裡,南海如安靜的木石,美國並未把南海看得很重。眾所周知,重商主義的美國視浩瀚的大海為發展經濟和深植國力的生命線,當1898年美國佔領菲律賓之後,這片商業之海開始顯示出其戰略地位。20世紀和21世紀至關重要的差別是,20世紀的最大爭奪發生在歐洲陸地上,尤其是在德國東西部邊境外的廣闊平原地帶。但在過去的幾個世紀,地球上的人口和經濟中心已經轉移到了歐亞大陸的另一端,在這裡,主要人口中心之間的空間絕大部分是海洋,南海尤其具有地緣政治的重要性,美國確認南海在全球地緣政治上的樞紐地位。

  從亞太“再平衡戰略”的觀點,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基本立場是:一、中國的領土要求是不符合國際法的,因此不具有合法性;對其他國家的領土要求是否符合國際法未做表態。二、中國在南海的主權要求妨礙了美國長期奉行的原則——航行自由。當美國認為自己的航行自由沒有受到威脅時,它對領土歸屬問題並不關心,只要有領土要求的各方能夠用和平方式來解決領土糾紛。而當其感到中國的九段線的模糊性可能使南海成為中國的領海,或至少中國在自己的專屬經濟區內能夠限制美國艦隻的活動,美國將在南海失去航行自由。

  中國過去三十幾年的外交,戰略目標是要為國內經濟發展,創造穩定的外部環境,用鄧小平的話說,就是“韜光養晦”。但中國進口能源需求愈來愈大、海外投資愈來愈多,經濟利益向外擴散,外交戰略自然從穩定周邊,延伸到維護海外經濟利益。而中國的最終目標,是要打破舊秩序,即二戰後由美國主導建立的西太平洋政經格局與遊戲規則。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提出一帶一路計畫,都是在這個脈絡下進行。在南海,中國將透過持續的島礁建設,讓中國在南海的“活動”成為既成事實,打破南海現狀。 

  中國崛起、美國“重返亞洲”,讓南海再起波瀾,成為亞太最大風險之一。北京並不想在南海同美國搞一場戰略攤牌,華盛頓恐怕也沒跟中國在這裡攤牌的意思。中國在南海的戰略目標是要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持續擴建島礁,設立軍事前進基地。而美國南海政策的戰略目標是要牽制中國,維持它的海洋霸權和在東南亞的影響力;當前的標的是干擾中國的擴島建設,挑戰中國在南海的領土與領海主張。就如同毛澤東的作戰原則所言,彼此“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即使如此,美中在南海立即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不高,但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大,和美國與周邊國家的摩擦抗衡將在所難免,“鬥而不破”將是21世紀地緣政治博弈最大的特徵。

  經過以上對美國的南海戰略以及伴隨在此地區的美中戰略競爭所做關於謀勢、佈勢與爭勢三個部分的分析之後,本文的結論是:短中期來說,在美國落實其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前提下,將確保美國在本世紀前叶維持對中國的軍事優勢,嚇阻或挫敗任何挑戰其在亞太地區領導地位的崛起力量,而周邊國家也可以在“安全靠美、經濟靠中”的兩大之間維持平衡。不過,美國能否長期在亞太地區繼續對中國保持戰略優勢則不無疑問。究其因,其一取決於中國自身的綜合國力(硬、軟、巧實力)成長的進程和美中的實力對比;其二,台灣因素是可能打破美中之間這種戰略態勢的關鍵。質言之,台灣地位的變化會影響美中在亞太戰略“爭勢”的最終結果。在這個“爭勢”為核心的美中台三角戰略關係中,台灣如何靈活扮演適當的戰略角色,籌劃和選擇最佳的國家大戰略,是攸關台灣安危禍福、興衰存亡的問題。

  註釋

  ①海洋法法庭提起強制仲裁請求,要求對九段線的合法性做出判定。2014年3月6日,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洛克利爾(Samuel Locklear)在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發表演說表示,如果中國認為南海九段線的宣示是正確的,就應將全案送交國際法庭,並提出有力的證據來加以證明。2014年4月3日,助理國務卿拉塞爾明確表示支持菲律賓的仲裁請求,聲稱此舉能夠促使中國澄清圍繞其主權主張的一些歧義。2014年4月28日,歐巴馬在訪問菲律賓期間再次公開宣稱, 美國非常支持菲律賓針對中國提出的仲裁案。

  ②2010 年美國做出了把戰略重心轉向亞太地區的決定, 2012 年1 月,歐巴馬總統發佈了題為《維持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21世紀國防的優先任務》的新國防戰略指南。這份報告提出有必要對美國的全球關注點進行再平衡戰略,把重心轉向亞太地區。

  ③〈李光耀:美國失亞洲即失世界領袖地位〉,《中國評論新聞網》,2009年10月29日,http://www.crntt.com/doc/1011/1/8/0/101118078.html

  ④“The United States and Challenges of Asia-Pacific Security:Ashton Carter,” https://www.iiss.org/en/events/shangri%20la%20dialogue/archive/shangri-la-dialogue-2015-862b/plenary1-976e/carter-7fa0.

  ⑤這是在美國國會呼籲歐巴馬政府繼去年10月派出拉森號驅逐艦駛入到南海島礁12海浬水域的範圍內航行後繼續類似行動後,美海軍進行了這次航行行動。美國國防部稱,美軍海軍威爾伯號導彈驅逐艦在當地時間1月30日在西沙群島區域的中建島海域航行,挑戰限制航行自由的行動。

  ⑥〈美艦闖西沙 北京促尊重中國法律〉,《BBC中文網》,2016年1月30日,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2016/01/160130_china_us_southchinasea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6年3月號,總第219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