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27日電/德國《國際政治與社會》雜誌網站2月22日刊登《軍備競賽2.0》一文,作者為黑森和平與衝突研究基金會研究員喬治·弗蘭切斯基尼。
文章稱,在1970年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裡,簽約國秉著正直的意願承諾就在不遠的將來結束核軍備競賽、推動核裁軍的有效措施進行磋商,並承諾在嚴格有效的國際監管下就進行普遍和充分裁軍的條約進行磋商。
如此生硬的語言顯示,核武器的擁有者和非核國家在半個世紀之前對於核裁軍的分歧已經有多大。幾十年來,決策者們都致力於這一希望。例如此前奧巴馬在2009年於布拉格進行的一次講話中談到了一個無核世界,這引發了轟動,但是這個希望眼看就要與21世紀說再見了。
文章稱,簡單看一下最近幾個星期來的報紙就足以明白這點:在英國退出歐盟和難民危機的討論如火如荼期間,英國國會還對其配備了核彈頭的“三叉戟”核潛艇的後繼型號進行了徵詢——據獨立專家的估計,成本達到1000億英鎊。大西洋另外一邊倫敦最緊密的盟友不願意就這麼被比下去:華盛頓正考慮斥資約1萬億美元在未來幾十年內對美國的陸海空核武庫進行全面升級。
與此同時,中國戰略制定者正考慮將核武庫調整到更快速(“一觸即發”)的備戰模式,它夢想著建立起自己的陸海空核保護傘並為自己的導彈計劃配備所謂的多彈頭導彈。了解亞洲擴軍互動模式的人知道,用不了多久印度就會對此作出回應。這樣緊接著就會引發巴基斯坦的進一步擴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