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政府為了實現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提出了“供給側”改革的新概念。 |
中評社香港3月11日電/從去年底提出到現在,中國政府推動的“供給側改革”一直是被高度關注的熱詞,但在實踐過程中, 給人的感覺卻是政策實施經常出現打架的現象,其結果就是各種經濟亂象。 因此,各界也都期待通過今年“兩會”能將如何落實供給側改革,并澄清人們的困惑。
美國《僑報》3月9日載文《中國宏觀政策打架?困惑有待澄清》,文章說,從經濟學角度看,政府對經濟的幹預,無非是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凱恩斯主義”就是需求側的幹預。美國的羅斯福新政是“凱恩斯主義”實踐的最典型案例,羅斯福為了防止金融危機和危機造成的恐慌無限蔓延,采取了強制銀行停業等措施,并利用政府投資帶動就業和經濟的恢複,雖然新政并未真正讓美國經濟擺脫頽勢(讓美國再度繁榮的是二戰爆發後歐洲軍需訂貨的大幅增加),還留下了很多“大政府後遺症”。
供給側改革的淵源是裡根經濟學的供給學派,供給學派的目標是要激發市場活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其主要手段就是減稅,根本上講就是在經濟領域中降低政府的作用,讓位於市場主導。
當然,中國的供給側改革與供給學派有著重大的區別。中國的“供給側改革”的目的在於打贏“四個經濟殲滅戰”(化解過剩產能、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化解房地產庫存和防範金融風險),加速產業調整。在此過程中,政府的作用比美國更大些,是必要的和可以理解的。
中國經濟承受的下行壓力逐年增加,經濟結構不合理造成的增長動力下降趨勢也日益明顯,更嚴重的是,房地產、金融等領域的風險長期無法排除讓中國經濟隱憂加大,這些問題都需要盡快解決,而這正是應由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力挽狂瀾的時候。政府在中國經濟的很多領域內仍占據主導地位,很多過剩產能又都存在於國企中,同時,實現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等目標所需的政策調整也必須依靠政府來完成,這些都決定了在供給側改革的過程中政府仍必須起到作用。
但是,我們從目前的宏觀情況看,中國的減稅力度仍非常有限,今年“兩會”政府報告又提出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將赤字率由去年的2.4%提高到了3%,安排了創歷史新高的2.18萬億元人民幣的財政赤字,這一信號表明中國又要開啓“需求端刺激”,這與人們期望中的“供給側改革”有所矛盾。聯系到前段時間 ,央行於2月底一口氣調降存款准備率2碼(0.5%),等同資金市場,釋放出多達6000-7000億元人民幣。連同這次,中國自2015年以來,已經降准了6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