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全球看“十三五”:塑造未來關鍵5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22 09:48:11


  中評社北京3月22日電/“十三五”是塑造中國未來的關鍵五年,中國日前向世界正式公布了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放緩的中國經濟會硬著陸嗎?中國經濟如何邁過結構調整之檻?中國如何促進全球共享發展?20日開幕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年會上,有關中國話題引發與會海內外權威人士熱議。

  中國引擎:如何繼續當好全球經濟穩定錨和動力源

  “世界經濟正呈現病態,經濟增長緩慢,變壞的可能性在增大。”今年年會上,持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約瑟夫·斯蒂格利茨這一觀點的並非少數。

  2016年,國際金融危機進入全面爆發後的第八年。世界經濟依舊低迷,新興經濟體增速也放緩,昔日充當“引擎”角色的中國經濟前景如何備受關注。

  “中國確定了2016年經濟增長6.5%至7%的預期目標釋放出多重信號。”世界銀行常務副行長英卓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一方面表明中國今年增長仍是積極的;另一方面表明中國將更注重均衡增長,努力避免結構性調整帶來增長較大波動,這也極大考驗政府宏觀調控能力。

  中國正在告別過去兩位數的經濟高增長,增速放緩是否對外資失去吸引力?

  “我們沒有計劃離開中國市場,而是會致力於在華長期發展、長期投資。”美國卡特彼勒公司董事長道格拉斯·歐博赫曼說。

  在歐博赫曼看來,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目標雖低於以前,但增速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多。“增速回落是中國需要的,也是健康的,世界上沒有哪個體量如此大的國家能持續保持兩位數高增長。”

  “中國經濟不會面臨硬著陸問題。”友邦保險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杜嘉祺說,中國經濟正從投資驅動型轉向消費驅動型,從製造業為主的經濟結構轉向服務業為主。儘管轉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他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說,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6.9%,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近30%。隨著經濟體量不斷增大,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的互動效應空前增強。“中國作為一個經濟規模近11萬億美元的經濟體,仍將發揮世界經濟穩定錨和動力源的作用。”

  中國挑戰:如何邁過結構調整之檻

  滿場移動的機器人“講解員”、觸屏式網絡叫車體驗、通過VR感受360度無死角“星球大戰”現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年會的創新前沿展上,國內外企業展現的創新技術讓參觀者大開眼界。

  “世界經濟低速增長,如何才能獲得強勁動力?有一種看法是寄希望於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在年會上說,任何人都不能忽視世界範圍如火如荼的創新趨勢,中國提出了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正好融入世界範圍的創新潮流,為中國發展提供了機會之窗。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認為,中國需要在實現相對放緩但更加可持續的增長和推動急需的結構改革之間找到微妙的平衡,要實現這一目標其中一項政策就是要擴大創新創業、鼓勵研發投入。

  鼓勵創新的背後源於中國經濟轉型面臨的“陣痛”。當前,中國國內鋼鐵、煤炭等行業產能過剩、需求不振問題突出,新興增長動力雖然蓬勃發展,但體量較小,尚不足以對衝傳統部門的收縮。

  “十三五”規劃綱要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貫穿五年的主線。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則明確,要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改造提升傳統比較優勢,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

  “這釋放了一個強烈的信號。”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武佳碧說,中國政府開始注重供給側管理,無論是五年規劃還是今年的施政綱領,都把重點放在創新和質量上,不純粹追求數量和規模。今年甚至提出了“工匠精神”,倡導中國製造業更多關注細節和品質。“‘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升級應該只是時間問題。”她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