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和網劇內容審查的區別究竟在哪裡?
根據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頒布的《電視劇內容管理規定》,我國電視劇的內容審查實行“專審”制,即國產劇、合拍劇、引進劇均實行內容審查和發行許可制度,電視劇只有事先通過內容審查並獲得發行許可證,才可以在電視台播出。電視劇審查的責任主體是國務院廣播影視行政部門設立的電視劇審查委員會和電視劇複審委員會,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影視行政部門設立的電視劇審查機構,與此同時,承擔內容審查職責的人員還須是“有較高學術水平、良好職業道德的專家”。
與電視劇內容審查相比,網劇內容審查的行政色彩明顯要弱得多,尺度也較為寬鬆:相關要求規定,網絡劇的內容審查屬於“自審自查”,從事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播出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單位,“應具有滿足審核需求的經國家或省級網絡視聽節目行業協會培訓合格的審核人員”“應組織3名以上審核員進行內容審核,審核一致通過後由本單位內容管理負責人複核、簽發”。而業內人士指出,自審機制很容易使網站在商業利益面前有意或無意地放寬審查尺度,從而使網劇屢屢踩線或打擦邊球,觀眾對網劇和電視劇在內容上的差異化感知就油然而生。
“實際上,網劇和電視劇在內容審查的標準上並沒有什麼不同,同一個體制下,電視台不能播的網絡上本來也不能播,這應該是一種行業自覺,只是因為機制不一樣,電視劇審查具有更多行政強制色彩,網劇審查更多依靠網站自律,就給了一些網站鑽空子的機會。”優酷土豆自制劇中心總監袁玉梅曾經在傳統影視行業工作8年,在她看來,對網劇內容審查標準和尺度的把握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一些網劇之所以“踩雷”,除了利益驅使下的僥幸心理,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於從業者經驗不足,對審查標準不夠敏感。仔細分析近期遭遇下架危機的幾部網劇,《太子妃》涉及道德風化,《無心法師》《探靈檔案》涉及封建迷信,《心理罪》《暗黑者》涉及凶殺暴力,《盜墓筆記》涉及違法犯罪,無不是傳統影視劇的“雷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