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4日電/ 近日,一篇題為《北大博士:退朋友圈保智商》的文章“刷屏”微信朋友圈。在“雞湯文”“標題黨”和微商廣告等“占領”朋友圈的今天,一些網友調侃“看朋友圈要交智商稅”。專家表示,公眾應提高媒介素養,達成朋友圈“共識”,實在不喜歡也可關閉該功能。(4月13日《錢江晚報》)
微信朋友圈作為一種新興的社交工具,也有“人生若只如初見”的美好時刻;在那個時候,朋友圈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熟人網絡,為人們提供了一個發表觀點、發洩情緒、表達情感的“第三空間”,成為一個非功利性的社會互動平台,甚至建構了某種意義上的精神家園。然而,朋友圈難免陷入“公地的悲劇”,遭遇竭澤而漁的開發和利用,導致朋友圈越來越缺乏吸引力,越來越多的人疏遠甚至退出朋友圈。
一方面,朋友圈裡的“朋友”越來越雜,朋友圈裡的“朋友”不僅有基於情感關係的親朋好友,還有基於工作關係的同事,甚至還會有基於利益關係的客戶、商家等。另一方面,朋友圈的功能被不斷拓展,朋友圈逐漸成為一個名利場,多了一些“眼前的苟且”,少了一些“詩和遠方”。
在一個功利和算計盛行的時代裡,朋友圈難免會成為社會表現和社會競爭的舞台。不論是形形色色的微商、代購,還是五花八門的拉票,抑或見怪不怪的索要點贊,朋友圈建構的社會關係網絡,也成為人脈和社會資本,能夠為他人帶來切實的收益和好處。那種對朋友圈進行利益變現的做法,難免會讓朋友圈充滿了工具理性的味道。
生活謠言、偽科學、心靈雞湯的泛濫,讓朋友圈越來越缺乏品質。這些利用公眾的經驗盲點、知識盲點、邏輯缺陷和情感需要的做法,讓無效信息充斥朋友圈,降低了人們的閱讀體驗。層出不窮的老人“迷路”、屢見不鮮的小孩“被拐”,切割了朋友圈的公信力;那種“群發助手檢查删除,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的小把戲,讓朋友圈異化為 “宮心計”。
正如社會學家夏學鑾所言,多元的時代主體,決定多元的社會心態。微信朋友圈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當下一些不良的社會心態。不論是炫富,還是炒作,抑或忽悠,一些人為了尋找歸屬感和認同感,將朋友圈當成“秀場”。這種短視、功利的做法,讓朋友圈的社會互動走、變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