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林泉忠:“香港共同體”的型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13 09:56:51


 
  “香港共同體”形成的六階段 

  隨著1842年中英簽署《南京條約》,鴉片戰爭正式結束,香港迎來開埠的新紀元。此後150多年間,作為英國的殖民地,香港因此脫離了中國,並在英國獨特的“自由放任”治港理念及透過與本土精英合作的“柔性統治模式”下,逐漸形成了在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上有別於中國大陸的本土社會,這是“香港共同體”的雛形。不過,筆者要強調的是,“香港共同體”在1949年之前只不過是一個排他性低、缺乏本土文化特色、社會凝聚力薄弱的虛殼。爾後“香港共同體”從“虛”走向“實”的新階段,其實是仰賴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1949年至迄今近70年,具實質意義的“香港共同體”之建立經歷了摸索與變遷的六個階段:

  一、1950年代初:“香港共同體”硬體組建期。香港與大陸之間的邊境口岸一改過去的開放式管理,雙方的出入境政策迅速收緊,深圳河從此成為兩地社會隔離的地理標誌。與此同時,香港工業化起步,香港區域內統一市場逐漸成形。

  二、1960年代中:“香港共同體”軟體建構期。香港出生的人口趨於多數,無線電視的啟播、李小龍的功夫電影及粵語流行音樂的興起,帶動了“香港文化”進入創造期,香港本土認同也進入醞釀期。

  三、1980年代初:“九七問題”浮現,中英就香港前途的談判進入程序。鄧小平提出“港人治港”,引發“誰是港人”的討論。“九七”的陰霾刺激了“香港人”認同迅速浮出檯面。

  四、1997年後:“九七恐懼”漸散,中港兩地融合加速。“中國崛起”帶來的經濟機會及港人對CEPA的期待,香港社會的“中國人”意識趨強,香港本土意識則進入衰弱期。

  五、2008年後:“崛起”後的中國對民主的曖昧態勢日趨明顯,香港“普選”前景不明朗,衝擊了香港社會對北京的信任。香港社會的“中國人”認同轉弱,“香港人”認同則趨強。

  六、2014年後:港人企盼三十年的“民主普選”落空,空前的“雨傘運動”的挫折感催生了年輕世代的“港獨”意識,包含”三自一獨”,即”自主”、”自救”、”自決”及”獨立建國”等新訴求的香港“新本土主義”進入蓬勃發展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