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春秋戰國“養士制度”孕育最早的古代智庫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群雄紛爭,各國混戰不休。隨著新興地主階級力量的壯大,各諸侯國先後變法,以求富國強兵、雄霸中原。各國諸侯紛紛招賢納士,聘養食客,“春秋年間有所謂‘士’的一種階層出現”,大多為卿大夫的家臣。戰國以後,以縱橫家為代表的游說之士應運而生,逐漸成為封建統治階級中知識分子的通稱。“春秋末戰國初,養士制度風靡一時,養士的數量大大增加。”“當是時,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皆下士,喜賓客以相傾”
(《史記·呂不韋傳》)。戰國“四君子”都以“養士”名顯於世,各有門客數千人。這些懷才之士挾術懷策而奔走四方,“連橫合縱”,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值得注意的是,戰國百家爭鳴的學術文化中心一稷下學宮,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智庫機構。出於富國強兵、鞏固統治的實際政治需要,“齊桓公(田午)立稷下之宮,設大夫之號,招致賢人尊寵之”(徐幹《中論·亡國》),綿延一百五十餘年。稷下學宮的學風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
將學術與政治分開,二是允許不同學派各自立說,互不相妨”。稷下先生探討治國安邦之道,“不治而議論”(《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幹世主”(《史記·孟荀列傳》)。因此,稷下學宮既是學術研究機構,又是政治顧問團體,可以看成是有資料記載的中國最早的決策咨詢機構之一。
2.3 秦以降“諫議制度”是古代智庫的典型代表
秦朝結束了春秋戰國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大統一封建王朝,形成了三公九卿為代表的封建中央官制體系,自此“命官之權悉操於上”。
為匡正君主,諫浄得失,秦朝初置諫議大夫,負諫議之責,標誌著諫議制度得以形成。漢承秦制,諫議制度得以傳承。秦漢禦史大夫位列三公,實際上是君主的高級智囊,負有諫止或規勸之責。隨著專制集權制度的確立和加強,諫議制度逐漸得到發展和完備。魏晉南北朝時期,晉朝設門下省,負責諫議諸事,駁正違失,與尚書省、中書省並稱為“三省”。唐宋時期,職官設置日趨完備,諫官職權日漸提高。隋唐仍設三省制,門下省有“封駁”之權,即君主下達詔令有誤,可退還皇帝,請另頒詔令。宋代專設獨立的諫議機構“諫院”,可匡正時弊,彈劾百官。隨著中央集權制達到頂峰,元明清三朝諫議制度逐漸衰落。作為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重要安排,諫議制度“在本質上體現了民主決策的部分特性”。
秦漢時期,為應對複雜的社會局勢,加強對國家的直接控制,具備某些“國家智庫”功能的博士議政制度出現。據《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員多至數十人。”《續漢志》也記載:“博士,掌教弟子,國有疑事,掌承問對。”唐朝時期,諫官制度開始形成並完善,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評論道:“群臣有待問之時,諫官有請對之時。”自唐朝延續至明清的翰林院是古代具有“智庫”性質的典型代表機構。翰林院由皇帝禦用的文書智囊團隊演化而成,依附於皇權,自成一家,獨立於其他中央機構以外,具有“智囊團”“參謀部”“儲才院”功能,“掌內制”“備顧問”“獻納論思”“掌文翰之事”。值得注意的是,“諫議制度本質上是服務於君主專制統治的工具”。
2.4 明清“幕府制度”成為古代智庫發展的頂峰
明清時期,中國傳統的中央集權制度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境地。皇帝總攬軍政大權,欽宸獨斷。中央政權得到空前鞏固,職官制度也更加完備,官僚均由朝廷任命,都是朝廷命官,從官制而言已經沒有幕職的性質。傳統的幕府制度已經不複存在,但由於明清獨特的政治社會環境,幕主私人設置的幕府成為地方不可或缺的輔佐機構。明清時期,選拔官吏沿用科舉制度,八股取士削弱了官員對國計民生的了解,治國理政能力明顯不足。由於地方官僚制度不完善,編制稀少、諸政負責,各級長官難以事事躬親。“夫督撫司道郡縣,即有傑出之材,不能不待助於襄贊之人,故幕賓之不可無者,勢也”(《澄懷園文存》)。因此,設置幕府、延請幕友(俗稱“師爺”),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迫在眉睫的。隨著明朝督撫發展成為地方長官,明清幕府興起,直至辟幕成風。“上自督撫,下至州縣,凡官署皆有此席”,以至當時有“無幕不成衙”的說法。由此可見清朝幕府的規模之龐大、發展之鼎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