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網絡 |
中評社北京7月5日電/近期,我國多省出現洪澇災害。截至7月3日,全國已有26省(區、市)1192縣遭受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2942千公頃,受災人口3282萬人,緊急轉移148萬人,因災死亡186人、失蹤45人,倒塌房屋5.6萬間,直接經濟損失約506億元。國家防總也於6月30日14時起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響應,防汛形勢嚴峻。
“98洪水”重來?
“就相似性而言,1998年和今年的降水都偏多;從降水分布的地區和時間看,1998年降水的區域偏北一些,而今年降雨範圍廣且偏東偏南特點明顯。”武漢區域氣候中心主任劉敏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
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洪水發生是在“厄爾尼諾現象”的次年,今年也是繼2015年超強厄爾尼諾後的第二年。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首席專家周兵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的厄爾尼諾成為近期我國天氣異常的主要推手,具有持續時間長、峰值氣溫高、累計強度大的特點。不論是與1982年或1997~1998年的厄爾尼諾現象相比,還是與20世紀以來的海溫資料對比,都是自1951年以來出現的最強厄爾尼諾事件,也是20世紀以來出現的最強的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造成的全球氣候異常,使得今年1號台風“尼伯特”也如同1998年一樣姗姗來遲。7月3日上午8點,“尼伯特”結束了西北太平洋4776小時沒有台風的空窗期,成為自1998年7月9日“初台”以後最晚的一年。受其影響,7日至8日,福建北部、浙江、上海、江蘇南部沿海將出現較強降雨和大風天氣過程。它的到來,可能會“卷走”暴雨水汽,對當前長江中下游的洪水起到減弱作用。
助力災害監測評估體系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