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8日電/IS接連恐襲非因慘敗後尋求報復
最近,正在中東地區展開的以美國為主導、多種力量參與的打擊“伊斯蘭國”(IS)行動可謂捷報頻傳,IS控制的領土正日益縮小。就在反恐形勢看似大好的情況下,土耳其、伊拉克、孟加拉國、沙特等地卻先後發生嚴重恐怖襲擊事件。這些恐襲有的很快被IS認領,那些沒被IS宣稱負責的也被當事國指控為IS所為。
這種形勢是否表明國際反恐又陷入了“越反越恐”的局面?對此存在兩種解讀。一種觀點認為,恰恰是在反恐戰鬥捷報頻傳的情況下,“伊斯蘭國”選擇外圍突破與報復,它越是搞自殺式恐怖襲擊,越是證明其面臨的慘敗狀況;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不能將兩者作為因果關係來看,需要看到IS本身的特點與複雜性,它雖是一個與“基地組織”有著很多共性的恐怖組織,但也有其獨特性,突出表現為領土訴求以及在被占領土上的治理行為,這些特點使它注定既要侵占與捍衛領土,又要實施自殺式恐襲。因此,最近自殺式恐襲頻發不能用來證明反恐形勢令人樂觀,它只是IS獲取政治資本的一種舉動而已。
以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國際機場遭受恐怖襲擊為例,其背景是土耳其突然要修復與俄羅斯關係,而俄羅斯在打擊IS方面一直高調;另外就是土耳其在打擊IS方面也越來越改變其“曖昧”態度,變得更加積極。很多分析認為,伊斯坦布爾機場恐襲與土耳其的這些轉變有著密切關係。再看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恐襲。IS是利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亂局才得以立足並在那裡開疆拓土,它的策略就是要通過挑動伊拉克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的教派衝突而實現亂中取利。通過屠殺和襲擊什葉派穆斯林,IS加劇了伊拉克本已趨於惡化的教派關係。這次襲擊更會激起在伊拉克掌權的什葉派穆斯林的復仇情緒,這無疑對IS有利。
“傑哈德對抗麥當勞世界”
以上這些只是形勢上的延續、變化或調整。若要獲得更全面了解,對於“伊斯蘭國”恐怖主義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就不可不察,這既包括社會-經濟原因,也有宗教方面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