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黃興國:為企業提供“專家+管家”式服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21 10:25:47


  中評社北京7月21日電/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吹響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日前,天津市委召開十屆九次全會,就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城市和產業創新中心作出部署。圍繞如何發揮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推進創新發展、優化供需結構中的作用,記者採訪了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

  記者:天津把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創新發展的關鍵一招、制勝一招,請問這一發展思路是怎麼確立的?

  黃興國: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鋪天蓋地”“頂天立地”發展,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從天津發展實踐中得出的一條基本經驗。

  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視察工作時指出,要建設科技創新高地,推動經濟發展轉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良性軌道。天津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對天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關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決策部署,主動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牢固樹立和踐行新發展理念,以建設科技創新高地、先進製造研發基地為目標,把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創新發展的主抓手、轉型升級的動力源,堅定不移地抓、千方百計地抓。3年來,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由3.5萬家增加到8萬多家,其中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的科技小巨人企業從1800家增加到3700家,總產值已占到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半壁江山”,比重達到50.5%。“十二五”期間,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鋼鐵和石化等傳統產業低迷的情況下,天津實現年均12.3%的增長,今年上半年保持9.2%的增速,靠的正是創新驅動,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增量彌補了傳統產業的減量,小企業成就了大事業,“小巨人”展現了大作為。進入“十三五”開局之年,天津啟動了新一輪科技小巨人升級版行動,計劃到2020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達10萬家,科技小巨人企業達5000家,實現“小升高、小壯大、小做強”,使科技型企業在創新驅動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唱主角、顯身手。

  記者:科技創新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核心。天津在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進步這方面是如何做的?

  黃興國:科技創新是產業振興、企業強盛、結構升級的第一動力,也是實現供給結構由低效錯配向高效平衡轉變的根本出路。天津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著力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激活科技創新乘數效應。

  一是自主創新與技術引進結合。一方面堅持引資與引技、引智並舉,加強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另一方面,立足自主研發、自主創新,加大研發投入、建立研發機構、壯大研發團隊、加強研發合作,努力掌握核心技術。先後實施8批160項自主創新產業化重大項目、科技重大專項,開展“專利消零”和“專利強企”行動,開發出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高效中空纖維繫列膜組件、新型載藥支架、基於28納米工藝的移動智能手機基帶芯片等一批重大創新成果,力爭掌握更多“一招鮮”“幾招鮮”技術。

  二是創新鏈與產業鏈對接。強化科技創新同經濟對接、創新成果同產業對接、創新項目同現實生產力對接,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建立完善部市合作、院市合作、校企合作機制,搭建技術創新、科技服務、資源共享平台,推動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打造產業集聚高地。前不久我國自主研發成功發射的“長征7號”運載火箭,就是由天津總裝完成的,火箭總裝基地周圍目前已聚集19家航天企業。

  三是“築巢”與“引鳳”銜接。實行“一張綠卡管引才”,優化人才成長發展環境,深入實施“千人計劃”、“千企萬人”支持計劃、“百萬技能人才培訓福利計劃”,著力打造領軍拔尖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三支隊伍”。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實施新型企業家培養工程,使企業家既創造財富有“恒產”,又致力創新有“恒心”。

  記者:天津提出“小升高、小壯大、小做強”,除了剛才講到的技術、人才要“高”和“強”之外,您認為“大”是指什麼?

  黃興國:“大”是指數量規模要不斷擴大,就是我們講的“鋪天蓋地”;企業“個頭”要不斷壯大,就是我們講的“頂天立地”。

  一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使大批企業如雨後春笋破土而出。天津制定出台了鼓勵創新創業的10條政策措施,市政府拿出5億元支持發展眾創空間和創客經濟,建立了106家眾創空間和虛擬創新社區。在天津自貿試驗區建設“雙創特區”,引進騰訊、甲骨文等多家行業領軍企業,揭牌以來已新增註冊企業2604家。

  二靠“一助兩促”,使小企業成長為“小巨人”。深入開展助小微、促創新、促創業活動,建立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給企業插上科技和金融的翅膀,使實體經濟“如虎添翼”。

  三靠併購重組、股改上市,使科技“小巨人”長成“大巨人”。實施併購重組“雙百”工程和1000家企業上市融資工程,設立5億元產業併購引導基金,引導企業通過收購、兼並、合作,建立跨區域、跨國界的生產基地、研發中心、採購中心、結算中心等方式“走出去”,支持企業通過股改上市提升直接融資能力,實現脫胎換骨的改造。

  記者:讓科技型中小企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唱主角、顯身手,天津具體是怎麼抓的?

  黃興國:充分發揮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主力軍作用,既要重視“去舊”,也要重視“來新”,以技術改造、設備更新、產品創新、產業升級,推動供給結構質的提升。

  一是以融資租賃方式去舊設備、添新設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充分借助天津在金融創新特別是融資租賃業發展方面的優勢,對發展前景好、技術水平高、市場潛力大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給予5個百分點的租賃費補貼,支持企業通過融資租賃方式加快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二是以推進產業升級去舊產能、育新產能。通過技術改造、產業轉型、調整重組、載體提升等途徑,推動“萬企轉型升級”,向新能源、生物醫藥、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

  三是以產品和商業模式創新,去舊供給、增新供給。制定全市創新產品認定和補貼辦法,支持企業集中力量開發“殺手鐧”產品,運用“互聯網+”,推進“製造+服務”、互聯網跨界融合等大力開展商業模式創新,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飛鴿”作為天津自行車的知名品牌,主動應對消費需求結構變化的挑戰,推出了國內第一輛“超級智能自行車”,老企業煥發了新生機,“老樹發出新枝芽”。

  記者:制度創新是創新發展的另一只輪子。天津怎樣依靠制度創新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黃興國:如果把科技創新比作發展的新引擎,那麼改革就是點燃這個新引擎的點火系。我們通過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在“活”字上做文章。

  一靠政策創新激活。堅持供給側改革的“五大政策支柱”,著力校准產業政策、放活微觀政策,在財政投入、金融支持、載體建設、技術改造、降稅減費、企業重組、人才引進等方面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著力為科技型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實施降低企業成本一攬子政策措施,剝離企業辦社會的負擔,幫助企業輕裝上陣。

  二靠制度改革放活。堅持“放管服”相結合,深入推進“一份清單管邊界”“一顆印章管審批”“一個部門管市場”“一個平台管信用”“一個號碼管服務”等“十個一”改革,把該放的放足、該管的管好,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加快推進天津自貿區制度創新步伐,為企業營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推動市場主體實現井噴式增長。

  三靠服務環境育活。堅持因企施策、“一企一策”,選派市區兩級機關局、處級幹部下沉到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定點幫扶。著力優化政府公共服務、技術平台服務、科技金融服務和園區載體服務,建立健全一站式、全方位服務平台和網絡,為企業提供“專家+管家”式服務。

  (來源:人民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