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22日電/菲律賓南海仲裁案的肇始、演進、終了和貽害,堪比癌細胞入侵健康機體的過程。《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好比健康機體,其薄弱處成為“致癌病原體”侵入的突破口,內外誘因促發病變擴散,最終遺毒《公約》乃至國際法治。
認清病因,尋找病灶,切除毒瘤,增強免疫,當為守護健康國際法治的全球責任。
“致癌病原體”:干涉與霸權
菲律賓南海仲裁案,從表面看,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三世是操刀手,但幕後推手實為西方干涉主義和霸權野心。正是這兩種“致癌因子”演變為“病原體”附身菲律賓某些激進的親美派,進而轉化為“仲裁案”這一“毒瘤”。
炮製南海仲裁案已證明不是菲律賓一國所為。打著“亞太再平衡”幌子的美國,與在菲律賓政壇植入的一些根系人物合謀,使阿基諾三世成為這一醜劇的前台人物。自2013年1月菲律賓提起南海仲裁案,阿基諾三世就走進了一條死胡同。
當然,美國自己是不用露面的。在南海問題上,在美國的鞍前馬後,自有日本人在“打下手”。顯而易見的證明有二:一是,臨時仲裁庭宣布結果前,日本各路人馬利用各種場合尋求對仲裁結果的支持,可惜被敢於直言的柬埔寨首相洪森抓個正著並大告天下;二是,一手組建南海仲裁庭的國際海洋法法庭前庭長柳井俊二恰恰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重要智囊。曾與柳井一起共事的日本外務省中國課前課長淺井基文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直言不諱:南海仲裁庭正是柳井在考量安倍政權意向的基礎上搭建的。
南海仲裁案成型階段的政治脈絡很清晰:美國暗中鼓動菲律賓提起仲裁案,美國暗中給菲律賓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美國的日本“跟班”在搭建仲裁庭事宜上暗中打點好一切。就這樣,“病原體”成型了。
用埃及金字塔政治戰略研究中心政治研究員賽義德的一句話評價:南海地區內部事務正在遭受域外西方國家干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