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兩岸關係重大突發事件接連曝發,向大陸方向的“飛彈誤射”、桃園檢方初定人為致“火燒巴士24陸客罹難”,引起大陸網民的憤慨,這與民進黨執政後兩岸關係大幅“降溫”、漸行漸遠,及蔡英文“草率、傲慢、不周延”的處置方式,有關聯。“民意如流水,‘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仇長根這樣說。
增強自身體質 才是國民黨喚回“民意”的關鍵
仇長根特別指出,雖然台灣民眾對蔡英文及民進黨當局不滿意度上升,滿意度下降,但這並不等於國民黨可以重現生機,或有了東山再起的機會。這兩個不相同的命題,有一定的關聯性,但又不是絕對的。民進黨如執政政績不佳,國民黨的確有機會,“換黨換人做”既是政黨輪替常態化一個因素,也是選民比較普遍的心態,哪個政黨做的不好,四年後再換回來。國民黨東山再起的前提是,國民黨自身的“體質”能否改善、增強,這才是國民黨喚回“民意”再起的關鍵。
他認為,台灣民意常被政黨“操縱”或“綁架”,尤其是民進黨這方面更勝過國民黨。台灣自古是中國的一部,哪來“親中賣台”之說,只有抱著美國“大腿”,甘當美國“棋子”,那才是“崇美賣台”。未來國民黨能否浴火重生,還要看當時選戰的時局、政黨選舉策略和民意走向,不要把希望單寄在民進黨犯錯上。
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言必稱“民意” 沒有說服力
對於蔡英文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以“尊重民意”為由拒絕接受“九二共識”。仇長根認為,這是蔡在策略上拿“民意”作借口而強加“民意”,民意很容易被政黨所利用,尤其在台灣特別明顯。但民進黨也不會完全熟視無睹“兩岸和平發展”這一真正的主流民意,故蔡英文勝選後至520演講,甚至到目前為止,都不敢違背台灣主流民意,即“堅持兩岸和平發展”和“維持兩岸關係現狀”的基調。
但他也指出,在另一方面,蔡以所謂“尊重民意”為由,拒絕“兩岸同屬一中”的“九二共識”,顯然暗藏著的政治目的是,為堅守自己的“台獨”立場,也為疏緩“台獨”基本教義派的壓力,苦尋“擋箭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