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百多年前,美國小說家馬克·吐溫就揭露了美國醜陋的民主政治。今天,這種活劇仍在重演,只不過,那時美國只有報紙,而今候選人可用黑客攻擊對方郵箱,可用社交媒體散發對手“醜聞”,為此甚至不懼造假。打敗對手,道德成本無所謂,已成為選舉政治的金科玉律。
虛假的競爭,荒腔走板的選舉,不過是美國政治百病叢生的一個側面,即便幾位候選人中的幸運兒最終登上總統寶座,他也不會是帶領美國的前行者,充其量不過是負責平衡各方利益的“總裁”,是各利益集團選出的代言人,是為自身利益最大化服務的。也難怪今年突然冒出來一個要殺富濟貧的特朗普,會引起華爾街大佬們的恐慌,想盡辦法阻滯這些不代表他們利益的候選人。
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大選出現“郵件門”一點不足為奇,相反,沒有這樣的怪事,倒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了。(作者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
王學東:吃老本的美國民主
總統選舉制度是美國開國領袖們建立起來的國家制度,這些領袖們大多提倡政治精英主義,這一點可以從《聯邦黨人文集》中看出來。即便是強調州權的第三任總統傑斐遜,也是一位精英主義者。他們的理念是:政治的走向與未來應該由那些能力突出、對民眾負責、道德高尚的群體來設計。毋庸諱言,包括總統選舉在內的一整套美國式的民主程序,在當時的歷史階段具有劃時代意義。
為了防止未來的政治選舉滑向政治災難,開國領袖們特意制定了總統間接選舉制度,用選舉團投票的方式來杜絕政治表演主義者的上台。但是,令美國的開國領袖們沒有想到當然也不可能想到的是,世界飛速的發展、技術手段的變革帶來了許多問題。今天的美國大選已經變成政治秀,美國政治精英竭盡全力地在大眾媒體面前表演,開國領袖們設想中的開啟民智以引領未來,被各種處心積慮的攻訐、構陷取代。在此種傾向下,美國民眾劍走偏鋒、拘泥於細節、贊嘆於政治家的鬥嘴、承諾,卻恰恰忽視了民主政治的本意。
能夠成為美國總統候選人的精英,都是個頂個的人物。但是,在美國式民主的現代意義之下,這些“人物”如同被帶上腳鐐、拔掉羽毛的鷹隼,選民審視、判斷他們的標準,不是能否翱翔天宇,而是專注於肌肉是否結實、羽毛是否夠純正。問題是,拔掉羽毛的雄鷹跟肯德基的肥雞還有什麼區別,恐怕唯一區別就是嘴巴了。事實上,美國總統選舉基本上也就是打嘴仗。西式選舉最終進化或者蛻化為對政治候選人的批鬥與揭發。這樣做的後果是,無論誰當選總統或者成為領導人,基本上都是灰頭土臉、顔面盡失。可以想見,不論最終是希拉里還是特朗普上台,他們都將是“帶病上崗”,沒有什麼權威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