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土俄美關係變形不破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05 10:26:01


  中評社北京8月5日電/安卡拉政府為平息“7·15”政變付出了沉重代價,外交政策所受衝擊不小,軌道修正幅度頗大。白宮、克里姆林宮的國安團隊應聲起舞,同幅共振,進一步加大了土美俄外交關係的起伏擺動。8月9日,埃爾多安總統將親赴聖彼得堡,土俄峰會勢必成為國際焦點。

  土美俄關係的變形,始於軍事政變之前。土耳其前總理達武特奧盧深諳外交,著述等身,其對外政策思想被譽為“達武特奧盧主義”而廣受關注。達氏關於安全與民主的平衡、與鄰國“零問題”、積極防禦的和平外交、多維外交政策及合拍外交主張,長期成為土耳其外交政策的五項指導原則。

  令人費解的是,達武特奧盧的外交成就無法與其外交思想等量齊觀。或是國內政治形格勢禁,或是外部環境撲朔迷離所致,以2015年“11·24”擊落俄戰機為標誌,土耳其外交深陷“零朋友”、“無縱深”、“不合拍”的困境。直至翌年5月達氏“被換馬”,土耳其這盤外交枯棋才漸生靈動,出現生機。

  轉圜土俄關係確是步好棋:安卡拉得以破解經濟制裁,重啟貿易、旅遊、能源合作。抓住土俄關係升溫之綱,還能帶動對伊(朗)、敘、伊(拉克)關係之目,進而盤活土以、土埃(及)關係,實現周邊外交“零問題”及區域合作“大縱深”的目標,助力推進反恐、靖邊、維穩、安內等事務。

  “7·15”政變之後,埃爾多安政府下重手整頓軍隊與情報系統,以扭轉“軍高政低”格局;嚴打“居倫”運動,防患政出多門。然而,這一涉及政、軍、教、法領域的大肅清、大換血、大改組,牽動其外交格局的調整,土俄、土美關係兩大外交首當其衝。

  安卡拉政府肅叛軍、打“居倫”、清餘孽,矛頭直指美國。8月2日,埃爾多安出席一個經濟論壇時,指責政變鬧劇乃外國勢力編導,內部勢力表演;並點名“西方國家支持恐怖主義和政變者”。埃氏支持者還在因吉爾利空軍基地外焚燒美國國旗,要求美軍撤離。

  華盛頓被推上風口浪尖並非偶然。一是土方指責流亡美國的宗教人士費特胡拉·居倫是幕後黑手,兩國圍繞對其的引渡大打口水戰。二是土美軍事結盟已久,土軍高官多在美受過深造,兩軍將領的同窗情、戰友誼、師生緣,致使個別美軍將領發表同情政變的言論而遭埃爾多安嚴厲抨擊。

  土美關係磕磕碰碰、暗流汹湧,令白宮和五角大樓不敢輕視,亟欲力挽雙邊關係於狂瀾。8月1日,美軍參聯會主席約瑟夫·鄧福德飛抵安卡拉,展開政變後首次“增信之旅”。在與土軍首腦胡盧西·阿卡爾、總理耶爾德勒姆會晤後坦言,雙方“貫穿全天的主題是重申美土關係重要性和合作必要性”。從其表態看,土美避免了“噩夢場景”的出現。

  土耳其是美國長期經略的地緣政治盟友,長期扮演西方陣營遏制蘇聯“新月”形防線的“第一道門閂”。尤具實質意義的是,兩軍朝鮮戰爭一起打過仗、海灣戰爭一起扛過槍、國際反恐一個戰壕、裝備槍械一個標準。這種建立於長期戰略安全與軍事合作基礎之上的關係,不致一場“信任危機”而翻車打誤。

  現階段,兩國關係生齟齬、鬧摩擦的“交惡”狀,20世紀90年代有過,估計今後也“禀性難移”,免不了有糾葛、使性子。這是由兩國國家利益衝突決定的。安卡拉出於長遠利益考慮,不致輕言與美分道揚鑣、另起爐灶。土美關係破裂的損失,遠較擊落俄戰機代價要大,安卡拉承受不起。

  相比之下,土俄關係柳暗花明,順風順水。安卡拉提議與莫斯科合作,在敘伊前線打擊“伊斯蘭國”;兩國已恢復政府間經貿合作委員會活動,“埃普會”將重啟擱置一年的“土耳其流”天然氣管道談判,推動雙方圍繞管線數量和供氣優惠的分歧迎刃而解。

  綜上所述,“7·15政變”,加大了土耳其改變地緣政治方針的急迫感:遠親與近鄰、遠交與近和等諸般關係。孰輕孰重,錯綜複雜。土俄關係升溫,但遠未達到戰略合作高度;土美關係失信,卻仍是外交首選。看來,埃爾多安政府為獲得更多博弈籌碼,還將保持“遠美近俄”“疏西向東”的面孔。(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原院長 陸忠偉)

  (來源:光明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