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6日電/近日,有媒體爆出19款海淘奶粉有42.1%的樣品不合格,存在鐵、錳、碘、硒實測值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標準的問題。有業內人士認為,進口奶粉存在隱患,但對市場影響更大的其實是假冒偽劣產品:“海淘奶粉也有假,選擇正規渠道是關鍵。”
近日,有媒體通過各種跨境電商渠道共購買了7個國家19個品牌的1段嬰兒配方奶粉,檢測的結果顯示42.1%的樣品不合格,存在鐵、錳、碘、硒實測值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標準的問題。
不同國家奶粉標準差距大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對此提出,進口奶粉確實有很多不符合中國的標準,但這不代表進口奶粉質量有問題,因為人的身體結構不同、體制不同,不同國家在制定奶粉的標準上會有所差異,而有差異就存在隱患,但不代表有安全問題。
中國乳製品行業專家宋亮也表示,純進口奶粉存在的問題不多,最多是標準不一樣,在不同標準條件下,有些孩子可能不太適應,但是大部分孩子對於純進口奶粉還是基本適應的。他認為,純進口奶粉跟國產奶粉之間的標準存在差距,但有可能被誤導成吃了進口奶粉有安全問題。無論是日版、美版、歐版,可能中國寶寶沒那麼適應,但是吃一段時間還是能適應。而且現在孩子的營養比較過剩,缺鐵鋅可以再補充。
宋亮認為,對於跨境購買奶粉的關注重點在於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假冒偽劣產品一般有幾種手段,一是用低端奶粉換包裝成高端奶粉,二是把普通奶粉換成熱銷奶粉,三是把快過期的奶粉換包裝再進行銷售。他透露,目前有問題的海淘進口奶粉主要在國外進行造假。
另一方面,他認為這反映了中國消費者對於國產奶粉信任度還是較低,而外國企業在中國生產的奶粉,由於近幾年爆出一些問題,也打擊了中國消費者的信心,現在一部分消費者只相信純進口奶粉,這個現象很嚴重。
朱丹蓬表示,中國很多奶粉企業的產品其實並不差,消費者大可不必一定要海淘外國產品。他表示,我們在乳業已經做了很多有力度的工作,中國奶粉還是可以信任的。
專家觀點
下半年乳業有望觸底反彈
澄泓財經分析師馬順分析稱,2016年上半年,國內乳業及乳製品加工業整體發展的趨勢呈現出供給壓力持續、需求增速放緩的狀態和弱復甦、有分化的局面,強者恒強的趨勢越發明顯,未來行業內的整合併購、行業集中度進一步不可避免。
目前,國際供給整體保持放量,行業價格競爭依舊激烈,抑制成本性上漲空間。從上半年全球主要乳業產區供給情況看,全球原奶產量相對保持均衡,在短時間內可能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動和加價空間。
馬順研究發現,當前進口液態奶占我國液態奶消費比重為1.20%,雖然占比較低,但增長趨勢明顯,關鍵在價格上已經對我國液態奶市場產生衝擊,國內乳製品企業如不能通過產品結構升級和品牌強化進行應對,在初級進口乳產品面前最終將毫無優勢。
另外,由於全面開放二孩帶來的影響仍需要一定時間發酵,奶粉行業的業績增速體現將較為滯後,而乳製品加工業有望在溫和通脹對消費需求的恢復性刺激、行業龍頭乳企的品牌升級和細分領域深耕創新的帶領下,率先復甦改善。其中品牌和渠道布局占優的乳企,市場份額和領先優勢會進一步擴大。朱丹蓬亦預期下半年乳業有望觸底反彈。
(來源: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