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家言論:防止“港獨”在校園蔓延的思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23 16:18:14


 
  在中華大地上誕生的中華文明是世界幾大古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在五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優秀文化傳統。共同的歷史記憶、共同的文化認可、共同的歸屬把我們的祖先緊緊聯繫在一起。愛國必然要求統一,在中華民族歷史中,都有追求國家統一的熱切訴求。這也是幾千年的中國歷史有分有合,最終都會走向統一的精神力量。1842年,清朝在與英國的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清政府與英國簽署《中英南京條約》,從此中國一步步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苦難深淵。孫中山先生起草的興中會章程,明確揭示了當時中國所面臨的嚴重危機:“方今強鄰環列,虎視鷹瞵,久垂涎於中華五金之富,物產之饒。蠶食鯨吞,已效尤於接踵;瓜分豆剖,實堪慮於目前。”
 
  當中華民族處於存亡絕續的危急關頭,許多志士仁人為了挽救國家危亡,奮起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英勇犧牲,表現了崇高的愛國精神。
 
  中國近現代史,是中國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為救國存亡而英勇奮鬥、艱苦探索的歷史。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短短三十多年中取得了西方國家在兩三百年才能取得的成就。香港回歸祖國的前提,就是中國的綜合國力上升、國際地位提高,不複晚清時期的腐敗顢頇和民國時期的軟弱無能。
 
  香港人一直有優良的愛國傳統。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新界居民奮勇抵抗英軍,留下許多英雄事跡;辛亥革命前後,港人與海外華僑一樣,為民族復興國家的革新作出巨大貢獻;抗戰期間,港人在日軍鐵蹄之下仍然積極投身抗日大業,東江縱隊的抗日英雄至今仍備受尊崇;新中國成立,在西方國家圍堵之下,港人為國家發展與突破,作出巨大貢獻;改革開放,港人積極支持並參與其中,為國家投入寶貴的初始資金。在國家現代化過程中,每次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後的賑災與重建,港人都作出很大的貢獻。事實上,港人對國家的熱愛、對振興民族的責任感,是一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是香港現在和未來克服困難,繼續前進的動力。
 
  港人具有優良愛國傳統
 
  香港部分青年學生之所以成為違法“佔中”和一些街頭運動的先鋒和主力,歸根究底在於,他們對中國歷史特別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光輝歷程缺乏認識,對新中國走過的不平凡道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缺乏認識,對港人優良的愛國傳統缺乏認識。
 
  實際上,要求公民確立國家意識,培養對國家的忠誠和認同感,是世界各地都關注的一個問題,特別是在一些多民族國家或者諸如美國之類的移民國家。香港經歷百多年的殖民統治,部分香港人對自己的身份產生疑惑,導致港人對祖國產生誤解甚至隔閡,難以作出中肯的定位。回歸後,身份認同一直是部分港人面臨的深層次文化問題。因此,推行國民教育不僅是國際慣例,而且特別適合經歷了長期殖民統治後回歸祖國的香港。有少數人認為,國民教育是“政治宣傳”“狹隘民族主義”“洗腦工程”,如此將國民教育妖魔化和污名化,違反情理,也忽視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重視國民教育的現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