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
誰出賣了“小玉們”的信息
記者調查發現,小玉的遭遇並非個案。19日,臨沂另一女大學生也報案遭遇電話詐騙,6800元學費被騙光。記者注意到,此類以辦理助學貸款或資助准大學生為掩護,電話詐騙准大學生學費的案件,現以下幾個特點:
——不經意間個人信息已被透露。
記者採訪發現,很多師生在不經意間就透露了個人信息。
不少臨沂高中生表示,他們在高考報名、填寫不作弊保證書等材料時,都寫了家長的手機號。一些學生家長告訴記者,他們參加一些院校舉辦的免費專家考前指導會或填報志願指導會,都被要求填寫學生姓名、就讀學校、家長聯繫方式等。
另外,有民警介紹,人們扔掉的車票、快遞單、掃碼領獎品、房產登記、銀行卡信息登記、保險登記等,都可能洩露信息。
——黑色產業鏈倒賣個人信息。
多位專家介紹,個人信息洩露有三種情況:一是接觸到數據的工作人員人為洩密,二是黑客入侵目標獲取數據,三是提供服務的第三方(如IT系統服務公司)獲取數據後洩密。
相關辦案民警介紹,培訓機構、互聯網服務商、電信運營商、銀行、房產中介等企業的不法員工,為謀取私利向違法機構和個人售賣公民個人信息。
一位高中教師告訴記者:“學校、教師、教育局、招生辦,能拿到學生數據的部門太多了,很多人都可能成為洩露數據的源頭。不光賣學生數據,學校教師的數據也都被賣出去了,老師天天都接好多推銷電話……”
記者了解到,目前,倒賣個人信息已成為黑色產業鏈,可以輕易購買到特定人群的信息。在這個“黑鏈條”中,既有供給人員,也有促成交易的中間商,電信詐騙分子則通常混跡於買方中;各環節自成一體,互不見面交易,加大了警方偵破電信詐騙案件的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