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民在南海地區享有諸多既得利益、權利和相對應的義務。 |
中評社╱題:民進黨南海冒進的風險與兩岸合作的機會;作者:傅崐成(廈門),廈門大學南海研究院教授、院長,《中國海洋法學評論》主編;全文刊登於《中國評論》月刊2016年9月號(總第225期)。
如何看待民進黨的南海政策
2016年7月12日,臨時仲裁庭就菲律賓所提出的所有南海爭執意見,都給出了肯定的答覆。不但如此,這一裁決還超越菲律賓的請求,把“所有”南沙群島的島礁都歸類成為“岩礁”,否定了它們享有200海浬專屬經濟區與大陸架的資格。甚至於更進一步,還把菲律賓並無意取得(而是美國希望取得)的結論:“中國在南沙幾個島礁上的建設工程是'建造人工島'工程”,也以裁判者評論意見(dicta)的方式,送給了菲律賓。
面對這一“驚世駭俗”的裁決,兩岸的中國人都一下子跳了起來。連以主張台獨著稱的蔡英文都出面批評了仲裁裁決,採取了和大陸一樣的立場,堅決不承認該裁決。有人或許因此覺得這下子,民進黨的南海政策將與大陸合流了。
筆者認為,對於民進黨今後的南海政策走向,可能還無法抱持一廂情願的樂觀看法。理由如下:
(1)畢竟,台獨黨綱的基本立場很清楚。它勢必會繼續努力予隔離中國的歷史證據與歷史權利。
(2)民進黨表示不會放棄太平島的主權,但是它並不會堅持對於南沙群島其它島礁的主權。按照美國華盛頓郵報的報導,蔡英文甚至曾經在大選前訪美時,向美方官員表示:願在緊急時,將太平島提供給美國使用。
(3)民進黨已經表明它的南海政策,只是作為蔡英文“新南進政策”的工具。
(4)從短期來看,民進黨的南海政策目標,只在於藉太平島的存在,來爭取機會,參與區域政治活動。
(5)從長期來看,它的目標仍然是台灣獨立。這就基本打消了兩岸南海真實合作的機會。
民進黨的南海政策存在9個風險點
今年夏天以來,台北的蔡政府連續在兩次相關的南海會議中,做出了比較深入的表態。其一為“國安會”於5月底、6月初,召開了“因應南海仲裁案裁決結果的第一次會議”,以研擬對策。其二為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6月6日召開的專題會議,邀請“國安局、國防部、外交部”聯席報告“近期東亞區域局勢對我國家安全之衝擊與因應”。
從這兩次比較重要且直接相關的會議,以及7月12日仲裁裁決公佈以後蔡政府的公開表態內容來看,民進黨的南海政策存在著下列9個潛在的風險點:
可能的風險點(1):主動另提仲裁案
民進黨新政府為有別於馬政府“不接受、不承認”的態度,已經表示“不排除保留法律追訴權”。由於,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附件VII第13條,“非締約方實體「也可以提出仲裁,包括國際組織、政治實體、漁業實體等,都可以提出。因此,如果蔡政府貿然提出國際仲裁,以爭取所謂的「台灣”的權利,這將對當前的兩岸關係投下另一層黑暗的陰影。
可能的風險點(2):否定大陸設定防空識別區
蔡政府“國安局副局長”周美伍曾表示:在仲裁案結果出爐以前,大陸暫時不會宣佈南海防空識別區。而“國防部長”馮世寬則表示:如果大陸硬要宣佈南海防空識別區,(台灣)“絕不接受”。“未來C-130運輸機運補太平島,也不會通報。以實際行動表示不接受”。“關於'東海'識別區,目前台灣沒有飛越該識別區的需求。戰鬥機訓練有接近過。”
可能的風險點(3):與美國合用太平島
屢屢因為大嘴巴而失言的馮世寬還曾經說過:“我問過美國朋友。美國要的就是能在全世界安全地通航、航行”。他還曾經表示:“我若十幾年前就擔任國防部長,會把太平島建設得比現在還大,成為我方的據點”。“未來至少要讓飛機起降沒問題。(誰的飛機?什麼飛機?)還要增加若干武器”。這些言論配合前述蔡英文對美方的所謂承諾,未來在南海出現緊張局面時,蔡政府提供美方利用太平島的機會頗大。
可能的風險點(4):批評大陸南海軍事化
台方“國防部長”馮世寬也曾經公開批評大陸“掩耳盜鈴”。“明明三座機場都能起降運輸機、戰鬥機,還說不是軍事設施”。在此情況下,其立場實與美國唱和,對大陸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