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去中華化”:蔡英文文化政策芻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04 00:24:56


 
  相對於馬英九與國民黨與“社區營造”的冷淡態度,蔡英文全面繼承了李、扁這一政策思路,將台灣基層社區文化建設擺在更為重要位置,提出“社區營造”是台灣發展的重要戰略,是台灣治理的重要夥伴」,強調“要從生活的所在推動社會的進步,形塑在地意識”、“揚棄對文化的獨斷詮釋,重建與再現人民與土地的共同記憶”,極力抬高所謂“地方學”的地位,明確將以社區為視角的“地方學”與文化資產保存、博物館和學校教育作為傳承世代記憶的四個支柱,採取各種措施鼓勵在台灣基層社區發展“地方學”,如發掘與保存地方歷史文化景觀、設置各類博物館、開展學校教育,並通過鼓勵青年留鄉、回鄉在地深耕,促進“文化在地化”,以遴選相應地方知識充填集體記憶,形塑在地意識,“使土地和人民的記憶能傳承發揚”,進一步夯實台灣主體認同。

  (三)蔡當局抓住台灣人口老化契機,可通過移民政策實現逐步“換血”

  人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對於中小型國家而言,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移民政策將會對內部社會結構以及身份認同產生深遠影響。二戰後,歐洲英法德各國為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大量引入北非、中東穆斯林勞動力,而後因社會經濟整合不力,不僅引發諸多社會問題(英國社會騷亂、法國暴恐襲擊不斷等等),還加劇歐洲社會內部緊張對立,甚至產生所謂“文明的衝突”。

  台灣是一個僅有2300萬人口的中小型經濟體,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年老世代群體的逐漸凋零將使島內中華文化主體性面臨新挑戰。按照島內相關部門的推算,台灣人口將在2020年前後就會出現負增長,2060年總人口大約會下降至1800萬左右的水準。台灣嚴重的人口老齡化進程迫使台灣必須考慮通過引入移民來解決勞動力短缺、社會經濟活力不足的突出問題,這也就意味著蔡英文第一個任期(2016-2020)就必須直面人口減少的巨大挑戰。

  對於台灣而言,同文同種且地理距離相近的大陸應是其吸引外來移民的首選。事實上大陸正是香港與新加坡吸引境外移民的首要來源地。但從蔡英文推出的“經濟發展新模式”和“新南向政策”可以看出,民進黨已推翻馬英九當局“由大陸走向世界”的對外發展戰略,將實施一條意在疏離大陸、保持自身相對獨立性的發展路線。同時,蔡英文與民進黨堅持意識形態掛帥,對外籍配偶和大陸籍配偶實施差別化政策,一方面拒絕對大陸籍配偶實施普惠性“四年入籍”政策,另一方面對東南亞裔籍新移民則實施傾向性照顧政策,許諾提供更好的社會福利政策、承認原籍所在地學歷並推廣原籍所在國“母語”,以協助其更好融入台灣社會。

  可預見,未來蔡英文可能充分利用島內人口結構漸變的機會(中華文化觀念深厚的老一代人逐步凋零),通過鼓勵東南亞移民“換血”、本土文化教育“再造血”等多種手段,逐步弱化台灣民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一方面,落實“文化台獨”政策,如通過提升台語(閩南語)地位、灌輸多元文化價值觀等各種手段,切斷台灣青年群體與大陸的文化臍帶,改變台灣老一代人與大陸密切相連的文化習慣,使其更多認同“台灣為主體的多元文化”,動搖中華文化在台灣社會的主流地位。另一方面,通過實施“新南向政策”,努力發展與東南亞、南亞諸國的經濟社會關係。充分利用島內幾十萬“東盟-台灣族群”(東南亞裔新娘、本地人與東南亞裔後代)以及東南亞幾百萬華裔群體,通過吸引、鼓勵與中華文化關聯度很弱的東南亞移民進入台灣,逐步將台灣由大中華文明圈的有機組成部分改造為一個北連日本、南接東盟的海洋文明“島國”,實現與中華文化的分離。對此,我們必須應予以高度關注。

  蔡“去中華化”文化政策的影響與應對

  很多研究者都指出蔡當局“文化台獨”政策流毒深遠,如將進一步影響島內民眾特別是青年一代政治認同、為“台獨”型政黨涵養更大票倉,有助於民進黨長期執政,等等。在筆者看來,蔡當局以“去中華化”為目標的升級版“文化台獨”政策的主要危害在於:通過弱化台灣民眾的“文化中國”認同,固化島內“政治中國”認同的分離態勢,使其向不可逆轉方向發展。如果這種趨勢無法得到扭轉,未來兩岸將為整合付出極為高昂的代價。

  (一)“文化中國”認同與“政治中國”認同高度相關,應將維護“文化中國”認同提升至戰略高度

  “中國認同”則有其自身特殊性。從政治層面而言,“國家”一般指“民族國家”,基本構成為三要素:領土、人民和政權,是一個明確的政治地理概念。而對於傳統中國而言,“中國”更多是一個文明的概念,並非一個具有明確疆界的政治地理概念。傳統意義上“中國”並沒有主權國家的束縛,歷代王朝中央政府所控制的空間邊界都不完全相同,但其對所謂“正統”、“正朔”傳承具有強烈使命感。因此可以將“中國”視為一個相當穩定的“文化共同體”。相關研究還發現,佩里·安德森將“民族國家”定位為“想像共同體”、認為“民族國家認同”是現代化過程產物,並不符合華人社會的實際狀況。“中國認同”概念並非現代化過程中的“傳統的發明”,而是“文化共同體”所具備的一種集體無意識。它容易被地方認同所鈍化,但只要保留自發性秩序,一旦受到強烈外界刺激,便能被重新啟動。

  依此邏輯,我們有理由相信,即使當前島內對“政治中國”認同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獨化”趨勢,只要島內能夠保持高水準的“文化中國”認同,兩岸仍然保留文化層面的共同體意識,隨著大陸的不斷進步,台灣“政治中國”認同的分離主義傾向將會逐步得到糾正:從較長的歷史階段來看,台灣“政治中國”認同將呈現“合一—分離—再合一”的變動趨勢,兩岸社會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實現政治整合。從這個意義上講,兩岸應將維護“文化中國”認同提升至戰略高度。

  (二)反制蔡當局“去中華化”文化台獨政策,需動員兩岸社會各界力量

  首先,我們應探索構建“島內問題兩岸化”的政治設計。蔡當局所實施的“去中華化”文化台獨政策,主要是在島內實施,包括:任命台獨人員擔任教育及文化部門負責人、廢止“微調課綱”、撤告“反服貿運動”涉案人員等。未來民進黨還將強化對文教部門及島內輿論環境的管控,如利用教育評鑒制度打壓“傾中”學者,繼續弱化島內“反台獨”能量。對此,我們應積極探索具體措施,使“反對一切台獨行為”更具操作性。

  其次,兩岸各界應攜手提供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特色的文教資源,利用新媒體等各種管道向島內輸送,避免台獨文教資源充斥思想市場。同時,兩岸各界應發揮積極性,在島內建立各類社團、基金會等反台獨“陣地”,以團結、聯合、壯大島內外反獨力量。

  最後,關鍵還在於加強兩岸社會民眾的互動交流,特別是應加強與島內基層民眾的互動交流。2015年兩岸人員往來人次突破一千萬,但台灣能夠去大陸交流的基層民眾數量並未增加,相當多台灣基層民眾並未去過大陸,對大陸缺乏瞭解。考慮到社區已成為台灣基層民眾的重要組織形式,未來兩岸應將基層社區及相關組織之間的交流合作作為重心,通過兩岸社區及社會組織層面的互動合作,繼續夯實兩岸社會民心基礎,以維護兩岸“文化共同體”意識。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6年9月號,總第225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