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據學者測算,北京市每年的積分落戶人數不會超過萬人。此前,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宏山曾表示,預計每年的落戶指標不會超過5000人。
公共服務實現均等
積分落戶“僧多粥少”,難免出現“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局面。除了通過積分落戶控制人口、引進人才外,更重要的是為城市的所有居住者提供好公共服務。
去年12月,國務院出台《居住證暫行條例》,明確提出非戶籍人口在居住地享有義務教育、基本公共就業服務等9項基本公共服務,以及辦理出入境證件、機動車登記等7項便利。
實現地方立法與《居住證暫行條例》的銜接,成為北上廣等超大城市戶籍制度改革的難點之一。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超大型城市,一方面要為生活在這個城市的所有人提供好服務,另一方面又要按照中央總體要求控制住人口規模,在多難中實現平衡需要一個過程。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胡剛認為,在中國城鎮化道路的過程中,人口還將繼續保持向超大城市集聚的態勢。在這種情況下,人口調控與戶籍政策的有序放開要同時推進,不能偏廢。
“目前,一線大城市如果完全放開落戶,資源與管理還難以承受。因此,優化區域經濟規劃與布局,減少地區間的社會經濟發展落差,是解決‘大城市病’以及推動公民平等自由遷徙的根本解決之道。”胡剛說。
公安部相關負責人2014年曾表示,居住證制度是一個過渡性的制度安排,就是為了建立健全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掛鈎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解決那些已經在城鎮就業居住但未落戶的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實際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