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人士表示,“真實”的新能源汽車騙補名單,有可能會像一個炸彈,威力將遠超當年的家電企業騙補。或許正因如此,國家層面有自己的考慮,但對於企業來說,這正成為一種煎熬。“調查組來調查過了,但沒有給出具體的結論,我們也不好說什麼。”8月31日,一家新能源汽車負責市場的中層管理人員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在近期一次小風波中,這家企業被認為有“騙補嫌疑”。
騙補名單與補貼、政策調整等緊密關聯,對於任何關聯的一方來說,都可能是一顆地雷。由於名單遲遲不公布,一些中小型企業無法獲得銀行授信和貸款,導致企業資金鏈緊張,而這一影響還波及到經銷商。同時,由於名單未公布,新能源汽車補貼也無法按時撥付,有企業近兩年的國家補貼和絕大多數地方補貼仍處於虧欠狀態,累計金額達到數十億元,給公司造成嚴重的資金壓力。
“在騙補調查最後結果沒有出來之前,銀行是不敢給經銷商授信貸款的,所以我們整個資金鏈都緊張了,幸虧有吉利大樹靠著,不斷輸血。”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總裁鮑文光此前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騙補名單未公布,實則是關係到《推廣目錄》和《免購置稅目錄》的停止受理及公布,新能源汽車行業許多新的產品受到目錄公布的影響,上市推廣及交付客戶均有不同程度的調整和不確定性。這對於行業的整體發展會有一定的影響。”9月1日,比亞迪和戴姆勒汽車合資高端電動車品牌騰勢汽車CEO嚴琛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除此之外,由於騙補名單未公布,一些模式創新也受到影響。“汽車租賃等模式現在很容易被當成是騙補,沒有明確的界定方式。”北汽新能源一位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名單早日公布,讓新能源汽車行業更好的響應國家政策和標準,更好的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嚴琛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那到底誰在騙補名單上?目前大多數所謂的“騙補企業名單”,其實只是援引自央視的一次公開報道,在該報道中,央視列舉了十大銷售數據存在嫌疑企業——2015年12月銷量占全年50%以上。但並未有證據說明這些企業是造假騙補。目前,真正被媒體曝光的也只有一家名為“吉姆西”的地方小企業。但從國資委宣讀調查報告和肖亞慶表態來看,名單之上可能不止於此。
肖亞慶在講話中表示,報告甚至引起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震驚”。“我們也不清楚何時公布名單,我們一直在跟進。”在關於這份騙補名單的問題上,工信部人士對記者表示。但管理錢袋子的財政部近日放出風聲,對經濟觀察報記者暗示騙補企業名單的公布日期已經臨近。
釜底抽薪式整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