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產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北京歷史累計土地出讓經營性用地樓面價超過3萬元的地塊合計有59宗,合計土地出讓金為1919.38億元。這意味著,如果按照目前市場正常的銷售利潤計算,這部分地王的總貨值預期將在3800億元,而截至7月底,北京整體樓盤的銷售額僅為224億元。這裡面醞釀著巨大的市場風險。
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表示,今年9月到明年上半年,樓市總體將出現短期調整,深度調整城市更加集中。
在房價“泡沫”的同時,個人按揭貸款的高企也意味著個人杠杆的風險正在累積。海通證券分析師姜超表示,目前中國居民購房的商業貸款杠杆率大約為42%左右。“7月國內人民幣貸款增量達4636億元,其中代表居民房貸的居民中長期貸款增量高達4773億元,占信貸總額的比重已經超過100%。”他表示,如果房貸增速維持目前25%至30%的水平,那麼房貸收入比將在明年或後年達到美國、日本目前的水平,並在2020年達到美國次貸危機前的歷史高點。
招商銀行副行長對劉建軍此前表示,“房貸個體風險是不大的,中國銀行業房貸的整體違約率、不良率都比較低。但如果經濟持續下行,出現房地產市場的崩盤,那就是系統性風險。”
廣發證券分析師樂加棟表示,整體來看,2016年以來房企融資渠道依舊多元化,且資金成本處於歷史相對低位,加上熱點城市庫存明顯下行催生補庫存的融資需求,房企整體融資活動活躍,並且融資結構仍然以低成本的公司債為主。但是,隨著7月中央會議首次提出抑制資產泡沫,目前部分銀行已經收緊開發貸,縮短開發貸周期,同時證監會再次規範房企再融資資金不得用於拿地、補充流動資金和償還銀行貸款。結合土地市場“地王”頻出現象,未來不排除監管層對房企資金渠道進行管控的可能性。
(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