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政策、研究及培訓總監朱崇文。(中評社 杜博強攝) |
中評社香港9月22日電(記者 杜博強)“喂,給錢啊!”小巴司機轉頭向一名剛上車的乘客怒吼道,語氣頗不耐煩。這位乘客並非香港隨處可見的華人,而是一位鬚髮濃密、膚色較深的南亞裔人士。
“可能只是因為他們剛上車沒來得及拍八達通卡,這些少數族裔人士就遭到不公正甚至是歧視的對待。”朱崇文博士向一眾20多名記者解釋道。
朱崇文是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政策、研究及培訓總監。根據平機會在去年4月至7月進行的“對少數族裔在提供貨品、服務和設施及處所的處置或管理方面的歧視”研究,住屋安排和財務服務是少數族裔在香港社會遭遇歧視的重災區,零售、餐飲、就業、個人服務、教育等領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視情況。
根據平機會在該項研究中所做的暗訪結果,住屋安排和財務服務中少數族裔遇到的歧視比例都高達67%和66%,在其他方面也並不樂觀,分別為零售67%、餐飲服務50%、就業服務50%、個人服務28%、運輸服務20%和教育服務20%。
朱崇文介紹,房屋業主可能不願意把房屋租給少數族裔人士,擔心他們不按時交租金、煮食咖喱的濃烈氣味會影響到鄰居、約滿搬走之後會留下雜物和異味等等。也有一些少數族裔人士即使已經擁有了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及銀行戶口,在開立信用卡戶口的時候也會被業務人員為難,要求出示身份證明、護照等多餘的證件。
“我們總是對少數族裔抱有很多的假設,但是很多時候這些假設並不符合現實。”朱崇文說,大多數的少數族裔人士遇到其實後並不會尋求協助,因為不希望自己被標籤為麻煩製造者,也不了解申訴的渠道。
對此,平機會主席陳章明教授表示,政府有必要把推動社會平等和共榮定為更為優先的工作,並進行持續教育工作,改變本地華人的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