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產業化:受資本市場追捧好不好?
對於量子衛星的產業化,潘建偉表示,要穩步推進,不能讓一些李鬼把概念亂用。
“墨子號”升空後,量子通信成為科學界絕對的“網紅”,也成為資本市場追捧的方向。根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資本市場的量子概念股就不下十家。在電商平台上搜索,還有不少“量子弱磁場檢測儀”等產品,甚至還滋生出“量子醫學”的概念。
“量子通信的概念炒得過熱,我有些擔心,這並不是科學的態度”。潘建偉說,一方面民眾對科學概念的崇尚產生出崇拜感,而另一方面科普宣傳做得還不夠,不少商家就用“概念”包裝,欺騙民眾。
潘建偉舉例說,前一陣子還有親戚說,掛了一個量子掛墜在胸前,它每天能輻射出一些東西,可以防癌;前陣子還有人說用“量子波”打到油桃上面,這個油桃長出來就會對身體特別好。“聯想到當年有人炒作所謂的‘納米水’,讓人哭笑不得。”
專家指出,量子技術的前景應用非常好,但真正應用到百姓生活起碼還要10到15年。由於成本高等因素,目前量子通信的用戶主要還是政府、軍方、金融機構、大型企業等。潘建偉表示,如果光纖鋪到千家萬戶且都改造了設備,在手機上增加量子傳輸密鑰的芯片,15年後進入千家萬戶也並非不可能。
“李鬼亂搞可能把量子的概念亂用了。好多公司傍上概念,也是為了在資本市場套取好處。”潘建偉說,廣大投資者在投資量子概念股、使用量子產品也要搞清楚,究竟是不是“真量子”。如果自己無法判斷,歡迎來請教相關科學家。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