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也是一個世界普遍的問題,資產價格的升值幅度遠遠超過現在勞動力的收入。當然很多時候聽到上一代說,怎麼可能一畢業出來想著買樓?不切實際,年輕人要多儲點錢。其實他們是用當年的經驗,去評論現在青年人的情況,這樣是絕對不公平的。因為很坦白講,今時今日的這一批青年朋友,他面對的競爭、面對的世界環境和生活質素,是很難用過往的經驗去做評論。當然可以說讓他再努力一點,但是問題是他想結婚,想生小朋友,想買個地方,如果不是靠家庭,不是靠父母而單單靠自己,絕對是很困難的。就算排名最靠前的十個收入高的,他們的收入比20年前也跌了很多。
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中學畢業學生和大專畢業學生的薪資比較。可以發現一個新形勢,大專畢業學生的學歷收入與中學畢業學生的收入越來越接近。但大專畢業需要讀多兩年,可能學費還要多十萬,但如果他出來工作的那份工,跟一個DSE畢業或者中學畢業生的薪水相近。那他當然要問自己,我讀這些是為了什麼?就算薪資再升高一點,也變成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因為市場裡面他的價值就是這樣。
當年董建華特首提出六成大專學位的目標,已經逐漸能達到。但是要反問,現在我們所謂的六成,有大部分其實是私立或自資上去的,政府補貼的部分都是大概兩成左右。問題是,我們到時整個大專教育程度應該怎樣再定位?就算讓他們一路讀上去,但是香港的經濟結構,他們出來又能找到什麼樣的工作?所以有時我重一點講,變成副學士現在的學歷問題,像是在為那些講師找飯碗,而多過令大專同學能夠有一個很高質素的教育。
回頭來看,我們的社會能給青年人一個什麼樣的想法?我們整日說要追求一些我們過往認為是必然的事情,例如經濟要增長,餅要做大,大家就會安居樂業。但過往二十年的經驗發現並不是這樣。香港青年是不是都沒有國際視野?其實不是,可以見到很多香港青年人去參加工作假期,去台灣、去韓國,甚至將自己工作一兩年存的錢,全部拿去到這些地方。不能怪他們不儲錢買樓,因為他們看不到那樣遙遠的目標,所以乾脆就轉移去追求一些實實在在能追求到的目標。有些長者還會批評他們說又辭工,但是請想一下,他們追求的價值也需要更多的理解,更多的認同。
最後我也想補充一件事,現在可能整個選舉主導了我們香港社會,或者說很多政治議題主導了香港社會。但是這是不是香港真實的一面呢?我認為絕對不是。大家在選舉議題當中,純粹是一種感情化的發洩,或者變成一個口水戰罵來罵去。但實際上要推行一個政策並讓其落實,需要將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好。如果真的單單靠選舉議題去操作,或者靠某些立法會議員毫無根據地亂答一通,憑這種方式去管治香港的話,香港及香港青年人的前途令人擔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