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志豪 |
陳志豪:香港青年應培養國際視野和國家視野
就物質層面而言,香港年輕人的生活總體不算差,物質需求基本能得到滿足。例如在香港青年中,很多日賺100-200港幣的年輕人都能夠有餘錢去旅行,即使平時不需要工作的時候,一樣有很多消費娛樂。但是同時需注意,與西歐部分國家相比較,香港青年的失業率或者香港整體的失業率,都是不低的。絕大部分青年人想要找到合意的工作都比較難;香港大學生的工資,在過去一段時間也呈下降趨勢,這是事實,但讀大學仍然比不讀大學要好。
根據教資會的統計數據,香港八間政府資助大學中,有六間大學的畢業生一畢業出來的平均工資,已經超過港人月入工資的中位數。除了浸會大學和嶺南大學之外,其他六間大學的畢業生工資已經比港人中位數更加高。因此可以看到,所謂香港青年人生活困難的問題,我仍然認為存在於非大學畢業生中。大家可以想到,六間大學的學生一畢業的工資就可以高於港人月薪中位數,就代表有很多非大學畢業生的收入水準,是遠遠低於大學生的。
我自己也是青年的一分子,我身邊青年朋友的關注議題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就是物質上的關注,第二就是精神和價值觀上的關注。物質上的關注,直白來講就是自己的生活過的好不好。就現在很多青年人而言,比如買衣服、吃飯、搭車、旅行,其實大部分青年人是能夠滿足的,至少可以達到一個基本的水準。但是,年輕人收入增長很慢,30歲時和20歲的工資差不了很多,導致生活水準提升和改善的幅度太小。另一方面,年輕人存不到錢,住屋問題得不到解決,感受不到自己社會地位的提升和生活上明顯改善,所以他們對生活仍然不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