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有逃逸塔的長征2號F運載火箭。
|
中評社北京10月13日電/1956年10月8日,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成立,我國航天事業邁上歷史舞台。歷經60年發展,我國在運載火箭、人造衛星、載人飛船、探月工程領域取得豐碩成果——
欲與天公試比高
60年前的10月8日,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宣布正式成立,中國航天事業就此展開。回首中國航天60年,我國已形成了載人航天、深空探測、導航定位、對地觀測、通信廣播、空間科學與技術試驗等6大領域航天器研製業務,取得多方面巨大效益。
1 火箭陣容整齊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1號衛星成功升空,我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用自制火箭發射自制人造衛星的國家。幾十年來,我國“長征”系列火箭從常溫推進到低溫推進、從串聯到捆綁、從“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從發射衛星到發射載人飛船、空間探測器,現具備發射各種航天器的能力。
我國現有長征2號、3號、4號成熟子系列運載火箭。長征2號子系列火箭目前主要用於發射低軌道航天器。其中長征2號F運載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8.1噸,是我國首枚載人運載火箭,增加了故障檢測處理和逃逸系統,航天員的安全性達99.7%。
長征3號子系列火箭目前主要用於發射高軌道航天器。長征3號B運載火箭可將5.5噸有效載荷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是目前我國發射國內外地球靜止衛星的主力火箭。長征4號子系列火箭目前主要用於發射極軌道航天器。
從2015年起,我國開始陸續發射新一代“長征”火箭。2015年9月20日,我國長征6號新一代小型液體火箭把20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2015年9月25日,我國長征11號運載火箭將4顆小衛星送入軌道。它是我國全新研製的4級固體小型運載火箭,作為“長征”家族中第一型和唯一型的固體火箭,實現了我國運載火箭24小時快速發射的跨越,可滿足應急情況下微小衛星發射需求。
2016年6月25日,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7號首射成功。它有著運載能力高、綠色環保、價格低以及可重複使用等優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