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動腦筋、想辦法,完善政策機制,創新手段載體,努力形成常下基層、常在基層的長效機制。河南注重把“深扎”活動與“結對子、種文化”、與文化扶貧相結合,取得了很好效果。廣東省文聯制定文藝家在基層采風開展精品創作和文藝惠民五年規劃,目前與38個鎮、100個村簽訂了采風活動合作意向。浙江持續開展“與時代同行”深入生活采風創作活動,建立完善一批采風基地和實踐平台,同時加強對影視創作重大選題、重點項目、重點作品的研討論證,努力讓作品有內涵有品質。遏制低俗庸俗媚俗,祛浮躁降虛火揚清風正氣
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必須有大批德藝雙馨的文藝名家。兩年來,文藝工作者社會責任感不斷加強,思想水平、業務水平、道德水平不斷提高,祛浮躁、降虛火、練內功成為共識,風清氣正的文藝生態正逐步形成。
德藝雙馨是文藝工作者的人格之本、事業之基。為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引導文藝工作者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樹立崇高的藝術追求,中宣部、財政部、文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文聯、中國作協制定《2016—2017年全國文藝業務骨幹和管理幹部培訓工作規劃》,對全國約13萬文藝骨幹進行培訓;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深入實施,廣大文藝工作者思想政治素質進一步提高。
“文藝工作者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千千萬萬的受眾,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為自身留清名,是藝術工作者畢生的追求。”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的話傳遞出文藝工作者共同的心聲,名家明星有知名度更要有公信度,公眾信任、社會認同方是根基。
加強行風建設和職業道德建設,引導文藝工作者牢記為民族鑄魂魄的文化使命,實現修身與創作共進、人品與藝品齊升。閻肅同志先進事跡報告團分別到文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文聯、中國作協、中央電視台等單位作巡回報告,大家被這位“紅心向黨、追夢築夢、德藝雙馨”時代楷模的品格與風骨深深感動,紛紛表示:“學習閻老,丹心向陽,把對黨的忠誠融入創作,滿腔熱情為信仰而歌。”去年受到表彰的54名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展現出良好形象和正氣新風;曲藝、音樂、攝影、書法等文藝家協會相繼推出從業人員行為守則和自律公約,加強正面教育引導,開出負面清單。同時,越來越多社會團體與演出公司簽訂《禁毒承諾書》以淨化演藝界隊伍,多地通過制定行業規範、修訂法規等辦法,對“劣跡藝人”說不。
在正能量的文藝發展主流中,出現低俗、媚俗、庸俗的雜音,一個重要根源在於忽視社會效益,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中辦、國辦出台文件對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提出明確要求後,北京、天津、內蒙古、吉林等16個省區市正式印發相應實施意見;按照“社會效益指標考核權重應占50%以上”要求,北京、上海、江蘇、重慶等地完善了國有文化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及薪酬管理辦法。山東影視傳媒集團在每部作品主創人員的選擇上,都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立人格、講品位、重藝德。中南傳媒集團公司對直接涉及內容生產單位的考核,突出強調社會效益、減輕經濟指標要求。江西省出版集團公司以“黨建+”為統領,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統一。國有文化企業的示範帶動,使重視社會效益、社會責任成為更多文化單位的自覺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