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10月17日電/“我是誰?是什麼樣的人?也許,你從來沒有想過……我是中國共產黨,始終和你在一起”——前段時間,一條1分30秒的短片引爆了朋友圈,收獲點贊無數。這是建黨95周年的時候,媒體所做中國共產黨“亮眼”宣傳片,網友紛紛表示“被我黨圈粉了”“心都要被融化了”。這段視頻之所以如此流行,擊中很多人的淚點,不僅在於故事講得很好很接地氣,在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看,會更能讀懂人民的這種感動:全面從嚴治黨提升了執政黨的公信力,重溫著初心,凝聚了黨心,贏得了民心,用大刀闊斧的改革向民眾兌現著“始終和你在一起”的承諾。於是,一句“我是誰”的黨員表白,才那麼觸動人心。
觸動了社會和改革深層的痛點,才能觸動人心。這些年,人們能夠感受到從嚴管黨治黨帶來很多變化。
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人的新習慣或理念的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的現象,稱之為“21天效應”。全面從嚴治黨早過了很多個21天,帶來的最大變化正是使“嚴”已成為黨員的一種習慣,讓黨員適應了“嚴”的節奏,將黨紀黨規從紙上內化到心中——當“嚴要求”固化內化為一種習慣後,就不會認為那是什麼“嚴”要求,而意識到那本來就是黨員幹部應該做到的,那正是我們的初心。從“有嚴感”到“無嚴感”,這也許是全面從嚴治黨帶來的最大成果:在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制度韌性使黨員適應了“嚴”的常態要求後,很多人已不覺得那是多嚴的要求,而接受為一種“本就應該這樣做”的常態。
細心觀察,處處能感受到“嚴”的內化和習慣化。
與幾個官員朋友一起吃飯,我開玩笑說,來點兒酒吧?幾個人都不約而同地擺手,其中一個說,還是別喝酒了,好不容易解脫了。另一個說,幸虧有了“八項規定”,這兩年少喝了幾桶酒,像過去那種喝法,如今肯定已經喝殘了。“公務接待本就不該喝酒,八項規定可以讓我們多活好幾年。”朋友私下聚會沒必要說場面上那些冠冕堂皇、自欺欺人的假話,相信這幾個官員朋友說的都是真心話。從“躲紀委”到聞酒色變、主動不喝,這就是看得見的變化。
這只是全面從嚴治黨大環境下的一個小細節,從這個小細節能窺見整個社會自上而下的變化。前段時間某地召開專題座談會,一個老黨員生動地概括為:封了一張嘴,刹了公款吃喝的風;禁了一部車,刹了公車私用的風;捆住一雙手,刹了貪污受賄的風;堵了一條路,刹了要官跑官的風……其實這些遠不能概括變化之多和之深,這些只是看得見的器物層面,更多是無形的制度、心態和生態層面。不僅破了很多陋習,更立了很多制度和規矩;不僅約束了吃喝住行,更管住了權力那閑不住的手;不僅激活了黨紀黨規意識,更為改革破除了利益藩籬;不僅刹住了一些惡劣風氣,更清明了政治生態;不僅對內贏得了民心,還對外樹立了中國共產黨的形象,讓世界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刮骨療傷的勇氣和決心。
在今天,再也沒有人會懷疑執政黨從嚴治黨的決心,再也沒有人懷疑這種嚴厲只是一陣風,再也沒有人懷疑反腐只打“蒼蠅”不打“老虎”。上上下下從對周、徐、令、蘇的落馬中看到了有腐必反,從“八項規定”的嚴格執行中看到了治黨韌性,從不斷出台的新紀新規中看到了“嚴”的制度化。黨員幹部普遍意識到,除了讓自己適應這些要求,以黨紀黨規嚴格要求自己外,別無他法。高壓反腐對官員產生了強大的威懾,無論身居何等高位要位,只要不乾淨,隨時可能落馬。官員的從政心態發生了巨大變化,“想當官就別想發財”“想發財就別當官”“不作為也是腐敗”的觀念漸漸深入官心。不再只是自我放鬆的“只要不貪就行”,而有了嚴格的紀律和規矩意識。
人們可能忽略了一個事實,全面從嚴治黨不僅讓民眾產生獲得感,也給官員帶來了獲得感。與一些領導幹部交流,他們並沒有抱怨從嚴治黨讓自己失去多少東西,沒有感慨“為官不易”,而是談到了自己獲得的東西:身體好了,心態好了,當官更容易了……之所以越來越容易了,是因為“從嚴治黨”擠壓著昔日官場潛規則生存空間,讓黨章黨規黨紀這些明規則取代潛規則,不必再費心琢磨和經營那些潛規則,不用再研究厚黑學、關係學、上下級學、送禮學、辦公室政治之類的“旁門左道”,按規矩辦就行了。另一方面,幹乾淨淨當官,清清白白做人,也讓黨員幹部在公眾面前更有當官的尊嚴感,不必再在一身酒氣中被群眾在背後指指戳戳,不必像以前那樣被罵“當官的有幾個不貪”,一身正氣中挺直腰杆當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