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7日電/今年9月新學期開學,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通州校區高二女生曹一平的課程表上,多了一門“外教英語課”。對這所原為通州三中的郊區學校來說,可是破天荒頭一次。
“以前學校從沒有過外教,也沒專門練過口語,外教老師的發音很特別,一開始聽不太懂,但慢慢有了感覺,對英語更有興趣了。”剛剛下課的曹一平告訴記者。
11日下午,高二3班教室的講台上,歷史學碩士、22歲的英國小夥阿拉斯代爾·休斯一口“倫敦腔”,正娓娓講述著凱撒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的故事。台下31名學生的目光聚焦在他身上,不時點頭應和。
而在校園之外,一路之隔,便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建設工地,塔吊林立,一派忙碌的施工景象。
自從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提上日程,作為老百姓最為關心的民生工程之一,通州教育如何從“遠郊區水平”提升至“副中心水平”備受關注。
今年5月,人大附中入駐通州三中,成立人大附中通州校區,實行“一個法人、一體化管理”。包括兩名英語外教在內,人大附中目前已派駐近20位本部教師,直接參與通州校區的管理教學工作。
“其中12位全職在通州校區工作,平時就住學校邊上胡各莊的公租房。”人大附中通州校區執行校長、人大附中副校長劉小惠說:“我們希望將本部成功的教學管理模式‘複制’到新校區,派來的骨幹團隊全都在高二和高三上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