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引帶出了黃偉哲話題內容了。其實,站在北京的立場,兩岸漁民都是自己的同胞,都應受到保護。在實踐上也曾發生台灣的漁民被菲律賓扣留,中國駐菲大使館出面與菲方交涉的事情。只不過是,擔心有時菲方可能會錯意,為了避免“得罪”中國大陸,不敢扣留大陸漁民,就拿台灣漁民當“出氣口”,這其實也是“西瓜偎大邊”的道理。今後倘真的發生這種情況,中國駐菲以至是駐各國的使領機構,都宜更細膩地理解和執行中央在台灣事務上的涉外政策。
其實,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一開始就走錯了方向。蔡英文自以為是,眼看到李登輝、陳水扁的“南向政策”失敗,就片面吸取教訓,認為應歸咎於只顧經濟而不顧政治,因而就有了以“以人為本”作包裝的“推廣民主經驗”。但是,東南亞國家經過多年的紛亂後,對西方歐美式的“民主”經驗並不欣賞。昨日台灣《蘋果日報》的社論就指出,歐美長久以來被新興國家視為政體模範的時代正在結束,中國模式的政治高壓控制加上開放式的經濟政策,已逐漸取代行政效能遲緩的美式民主模式,成為全球民主退潮的主因。全球民主退潮主要表現在中國和俄國發展模式的成功上。他們勝過西方模式的特點包括:經濟的快速增長、高效建設的執行度、中國提供貧窮國家無條件又慷慨的經濟及技術援助、與中國交往時享受到平等對待的待遇。這篇社論說出了世界各地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很多人的心聲。因此,要向以發展中國家為主的十八個國家推廣充滿“台灣亂象式”的民主經驗,還不嚇怕那些擔心當地也將會發生衝擊政府和國會,社會動盪,經濟不振,民生受損的狀況的從政者及廣大民眾?
如果說,過去李登輝、陳水扁的“南向政策”,只是限於經濟範疇,因而當地從政者和民眾都不用擔心將會輸出“民主亂象經驗”,都已經慘淡收場了;而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以“人文關懷”來掩蓋“民主經驗”,而且這還是要與其核心內涵為“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相對抗,相信都將會“避之不及”。就即使是與中國大陸有著這樣那樣糾纏的國家,都將會以經濟發展,政治穩定為大局,犯不著為了一個沒有甚麼幫助的台灣,而得罪中國大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