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了大房子,好娶新娘子。”者海鎮瓦窑村村民王春麗告訴記者,在農村,日子過得好不好標誌是住房。
保障住房安全,既可以維修加固,也可以拆舊建新。維修加固省錢,可並非所有貧困戶都願意加固房屋。“加固後雖然安全了,可還是老房子。”記者調查發現,農村地區尤其是貧困山區存在建房攀比現象,甚至有農戶一家三口建三層。
“越往後政策會越好,補貼會更多,等等再說。”這幾年農村建房政府補貼始終在增長,也讓少數農戶存在觀望心理。
盲目攀比,會造成資源浪費。政府補貼主要是為了確保住房安全,房屋並非越大越好,滿足生活需要就行。會澤縣委副書記劉祖銘說:“建房補貼只保障基本住房安全,經修繕加固能保障安全的,就不拆除新建;經濟條件稍好的,自己出點政府補點建新房,改善住房條件。總之,群眾建房要量力而行,以適用安全又不加重經濟負擔為好。”
回鄉還是進城?
政策精准,引導群眾集中居住
記者了解到,有的群眾舉家外出,甚至已經在外地購房,但仍會在老家建設新房,傳給後代。然而鮮有年輕人願意再回村裡。花多年積蓄建的大房子,有些實際上無人居住。
從經濟、社會、人口發展趨勢看,偏遠農村房子建成之日就是貶值之時。劉祖銘告訴記者:為引導村民在集中安置點居住,會澤縣對集中安置的居民,根據貧困程度、貧困人口等不同情況,每戶分別給予5萬至8萬元補助,而分散建房的補助遠沒集中安置的高;為引導群眾在縣城購置新房,會澤縣規定:“購買縣城現房、拆除農村老房、十年內不交易,符合這三項條件的補助6萬元。”
會澤縣委書記梁志強認為,改變群眾住房觀念不僅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導,也離不開科學的村莊建設規劃。會澤縣因戶制宜,嚴格補助程序、限定補助標準,重點幫助住房最危險、經濟最貧困的農戶解決最基本的安全住房,努力把錢花在刀刃上。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