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多省份糧食銀行陷“三無”境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07 08:52:22


 

  多位儲糧農民向記者表示,沒有糧食銀行時,新糧收上來後,家裡要騰出地方存放,平常老鼠啃咬會產生浪費,有時新糧上市時不好賣,無奈之下就低價賣給糧販。有了糧食銀行後,這些問題都解決了。“把糧食存到糧食銀行,省得自己存糧了,也不用擔心賣糧難了。”劉東泉說。

  剛收獲完今年種的600多畝大豆,黑龍江省克山縣西聯鄉六合村農民孫勛寶像往年一樣,把大豆送到了糧食銀行——克山縣昆豐大豆合作社。“放在那省心啊。”孫勛寶告訴記者,今年種了800多畝地,除了600多畝大豆外,還有200畝玉米。這麼多糧食要是不送到“糧食銀行”,根本沒地方儲存。

  “把大豆送到糧食銀行,檢斤、過篩、稱重,然後拿好票子就妥了。以後再因為水分蒸發、老鼠吃等原因造成的損耗,就跟咱一點關係都沒有。”孫勛寶說,因為水分蒸發等原因,過了春節,100斤大豆少個三四斤很正常。

  於端蓮說,農民將糧食存入糧食銀行,不僅可得到每噸一年120元的利息,還可按約定享受落價保底、漲價順價的優惠。而且,農民存糧只需一個電話,收糧車就會開到農民家門口,既降低農民的運輸成本,又能減輕損耗。

  糧食銀行破解了農民儲糧、賣糧難題,也減輕了運營主體的資金壓力。“糧食銀行至少緩解我40%的資金壓力。”周正春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原來按照公司的收購加工能力,每年需4000萬元左右的資金,但只能從銀行貸到2000多萬元。“我把稻穀收上來,等加工成大米賣出去再付錢,本質上是一種延期付款,我給農民的利息,其實比我從銀行貸款需要支付的利息低。”

  原糧供應多了,對企業來說糧源也穩定了。據祝躍華介紹,該公司有了穩定的糧源後,便可直接跟農資生產廠家聯繫,省去中間環節,幫農民拿到成本更低的農資,從實踐來看,每畝地種子、化肥成本平均節省100元左右。“還可引導農戶種植優質麥,幫助公司生產高端產品,提高核心競爭力。”他說。

  缺乏標準陷“三無”境地

  “這兩年來學習得越多,我越害怕!”一家糧食銀行負責人擔憂地說,糧食銀行處於“三無”尷尬境地:一無名分,“糧食銀行”到工商部門註冊不了,跟“地下組織”一樣,隨時有被關停的可能;二無門檻,宣傳多了大家都來搞,現在連非糧食加工企業也來搞;三無監管,出現風險無人兜底。

  《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發現,前幾年糧食市場行情看漲,各地糧食銀行發展較穩健,運行成效初顯。然而,去年以來,部分糧食品種市場價格下跌,加之缺乏國家標準等因素影響,各地的糧食銀行在運行中暴露出多重風險。

  江西省糧食局有關負責人認為,糧食銀行是介於金融和實體之間的新型農業產業化模式,跟商業銀行一樣,存入糧食農民得利息,通過物物兌換也可獲利。這種基於農民與經營者之間的相互關係的新生模式,在國家尚未出台相關的法律法規之時,農戶把糧食存入,糧食市場的價格波動使之存在一定風險。

  由於未設置准入門檻,糧食銀行運營主體可能會衝破道德的約束,過分追求經濟利益導致企業無法正常運轉或破產,出現“跑路”風險,損害農民利益。江西省社科院農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尹小健表示,農民將糧食存入糧食銀行,存在一定風險。比如,糧食行情下行時,經營者的資金鏈一旦斷裂或遭遇不可抗的自然災害,無力支付利息或提供農資,到那時“跑路”就不足為奇。

  “我們周圍就出現過經營不善跑路的。”克山縣一位合作社負責人說,有的農民把玉米放到一個糧食收購點那裡,糧食收購點負責人承諾賣完糧後給錢,到時候會加一點價。但後來這個點經營不善,還欠著農民好幾百萬元,沒辦法還,糧食收購點的負責人就跑了。“這種情況給我們這個行業帶來不好的影響,大家會因此不信賴這種模式了。本來多贏的東西,因為這種情況,打擊了行業信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