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手一指,我們馬上扒”
2011年5月,吳天君履新省會鄭州,任市委副書記、代市長。
在張華看來,吳天君的升遷,是因為省裡主要領導對新農村建設的充分肯定。
5個月後,吳天君進入省委常委班子。2011年12月,吳天君接任河南省政法委書記。
2012年2月,吳天君第二次到任鄭州,任市委書記,正式為這個城市的主政者。
知情者說,吳天君延續了之前在新鄉的城鎮化思維,甫一到任,提出的施政綱領,就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構建、以網格化為載體依靠群眾推進工作落實長效機制建設”,是為推動鄭州發展的“三大主體”工作。
其中,最為重要的政績,也受到最大爭議的就是依托城中村改造的新型城鎮化建設。
根據官方的數據,截至2015年11月,“十二五”期間,鄭州市四個開發區、六個城市區及縣城、產業集聚區、組團新區規劃區範圍內,共啟動拆遷村莊627個,動遷175.65萬人,鄭州全域範圍內保持著每年拆遷100多個村的進度。其中,中心城區(圍合區域內和航空港區107國道以西)的476個村莊,已完成拆遷改造城中村383個,占總數的八成。
這無疑是鄭州建城史上規模最大的拆遷運動。
如今的鄭州市,四環以內,常常會見到一種反差的情景:一邊是剛建好的新樓盤,另一邊是一批正在建設的高樓,中間夾著沒拆完的城中村,人去樓空,鋼筋從倒塌了一半的墻上伸出來。
對於吳天君主導的這場拆遷改造行動,鄭州民眾對其毀譽不一。
支持者認為,吳天君主政鄭州的4年多時間裡,鄭州仿佛從一個大村莊變身成為一個大都市,高效地解決了城中村過去多年給鄭州帶來的隱患,新建的馬路、地鐵與高架打通了城市的脈絡,拉大了城市的框架,這是領導魄力的一種表現。
而反對者則從事例出發印證觀點。他們認為,吳天君任下的政府罔顧城中村百姓的利益,強拆事件頻發,相關案例不勝枚舉。在其主政其間,400多家報亭被拆除,22個曾花費2000多萬建造、只使用了5年的快速公交BRT站台也被拆除。
知情者說,在官場上,吳天君對待同級或上級官員,態度較為謙和,但對待下屬,看似不發脾氣,卻很懂得說話的技巧。據新京報記者了解,一位基層官員給吳天君匯報工作時,講了些拆遷上的難處,希望能放緩拆遷的速度。吳天君回復說:“還有啥困難沒?我工作比較忙,你找組織部部長談這個事情吧。”
《南方周末》記者在採訪時了解到,鄭州下轄的一些縣財政緊張,沒錢拆遷補償,當時吳天君提出要求:限期拆完,拆不完、沒錢拆的不要幹這個縣委書記了,有錢想幹的很多。
據《人民日報》報道,2013年11月26日,鄭州市中原區西流湖街道辦事處小京水村高增根、王純、郭電傑等幾戶居民的房屋被強制拆除。強拆者稱:凡不接受“先拆遷,後補償”的,都是這個下場,直到有人受傷入院,強拆才停止。
報道稱,被拆遷居民多次向區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查閱有關規劃、拆遷的相關文件,但始終沒有見到兩級政府出具任何相關合法文件。拆遷指揮部工作人員宋某某說:“我也沒見過拆遷許可證明,但有紅頭文件。就因為某領導從這路過,手一指,‘下次來,這一塊不能再看見啊’,我們就要馬上扒。”
這位“某領導”即吳天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