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2017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趨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07 14:37:53


  中評社北京1月7日電/當日曆掀開新的一頁,進入2017年的刻度時,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也到了一個新時段。經過前幾年的鋪墊,文化產業在力量上有了新的積累,在模式上有了新的探索,在路徑上有了新的方向,在思想上有了新的動員。

  2017年中國文化產業將在三個經度和四個維度的方向上大力拓展,即:立足於“十三五”定位,立足於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發展方向,立足於整個中國文化的建設發展戰略“三個經度”;從“四個維度”加強融合:文化產業與國民經濟的融合,文化產業與社會建設的融合,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的融合,文化產業內部產業結構、業態的調整與融合。

  具體說來,2017年中國文化產業會有哪些新的進步和變化?將賦予怎樣的期待和使命?讓我們一起展望。

  趨勢一:文化產業與國民經濟的融合

  【現象】

  2016年12月的一個規劃讓文化產業界又有了開拓空間——數字創意產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製造、生物、綠色低碳等產業一起,被納入《“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計劃到2020年,數字創意產業等相關行業的產值規模達到10萬億元級。

  《“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對數字創意產業進行了“頂層設計”,2017年必然在“創新數字文化創意技術和裝備”“豐富數字文化創意內容和形式”“提升創新設計水平”“推進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等四個方面推進整體布局、明確發展路徑。

  “數字創意產業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既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大利好,更是文化產業融入國民經濟的一個里程碑。”文化部文化產業司負責人指出,這體現了國家規劃的戰略性和前瞻性,是國家規劃層面引領和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突破,標誌著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進一步凸顯和提高。

  文化除了向數字領域滲透,2017年“文化+”還將融合到國民經濟更廣泛的領域,橫跨三個產業,進一步放大文化產業的格局和境界:文化創意與第一產業融合,創意農業將幫助農村換新顔;文化創意與第二產業融合,使工業旅遊和工業設計方興未艾;文化創意與其他相關產業融合,讓產品和服務更有溫度和情感,更符合消費者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創意甚至還能助力扶貧工作,讓貧困地區的青山綠水變成致富的“金山銀山”。

  專家指出,實現“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目標,要從文化產業的內涵與處延兩方面發力。從內涵看,“十三五”時期,要大力推進文化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拋棄低端、不合乎人民群眾口味的文化產品供給,加快文化產業提質轉型升級,通過文化自身的創新、創意優勢,為文化產業提供新思路、新模式,重構文化產業生態環境。從外延上,要讓文化創意產業服務實體經濟走向常態化,通過“文化+”進一步促進文化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強化文創產業對國民經濟的外溢性和滲透性效應,不僅可以開拓文化產業的發展空間,而且為推動國民經濟轉型升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

  我們期待,2017年文化產業與國民經濟的深度融合,能進一步拓寬文化產業新的發展領域,釋放出文化領域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力量,既有助於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十三五”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又有利於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能,促進經濟的轉型升級。

  趨勢二:文化產業與社會建設的融合

  【案例】

  作為雲南省唯一的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麗江市日前確定了33個文化消費重點試點企業,涵蓋文化主題酒店、特色餐飲、文化旅遊服務等文化產業各業態。

  在剛剛結束的2017年全國文化廳局長會議上,文化部部長雒樹剛介紹,2016年擴大文化消費試點工作逐步推進,第一批第一次26個試點城市因地施策,有效拓展了居民文化消費空間,2017年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工作將全面鋪開,進一步引導城鄉居民轉變消費觀念,推動文化消費總體規模持續增長,帶動旅遊、住宿、餐飲、電子商務等相關領域消費,發揮文化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積極作用,又能夯實社會建設,不斷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五大“幸福產業”的發展方案在2017年賦予了“雙重責任”:是拉動消費增長、促進消費升級、拉動內需的新力量;也是直指人心、提升中國公民的“幸福指數”和生活品質的著力點。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